[发明专利]一种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58588.4 | 申请日: | 2022-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园;吴孔明;杨现明;刘大众;陈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马栋敏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频率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包括测试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昆虫固定组件和振翅频率测量组件,所述昆虫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测试箱内,用于将昆虫固定于测试箱内的固定位置处且不影响昆虫正常的振翅行为;所述振翅频率测量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测试箱的上壁,且其发出的光束在昆虫展翅的状态下投射于昆虫前翅,在昆虫翅膀上扬的状态下,投射于测试箱的下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固定组件包括基板、昆虫针和吊环,所述基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测试箱的上壁内侧,所述昆虫针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吊环连接,测试时,所述吊环卡接于被测昆虫的胸腹结合部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高密度泡沫板,其通过粘结、卡接、铆接或者其他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测试箱的上壁内侧;所述昆虫针的第一端为扁平状结构、十字型结构、Y型结构、U型结构、棱柱状结构或者其他非圆柱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在将昆虫卡接于吊环之前对昆虫进行预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翅频率测量组件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并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测量结果。
6.一种昆虫振翅频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采用操作板对被测昆虫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被测昆虫的胸腹结合部位卡接于吊环内;
步骤3:确定被测昆虫在测试箱内的位置,并将被测昆虫固定于基板上;
步骤4:被测昆虫产生振翅行为,每个振翅行为中,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投射于被测昆虫的前翅和测试箱的下壁,产生一次振翅行为信号;
步骤5:根据被测昆虫在测试时间内的振翅行为信号个数计算振翅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操作板对被测昆虫进行预处理,包括:
步骤11:根据被测昆虫的种类和体型选择操作板上合适尺寸的凹槽;
步骤12:采用低浓度麻醉剂将被测昆虫麻醉至翅膀不抖动,然后背部朝上置于选择的凹槽内;
步骤13:使用大头针和毛刷将被测昆虫调整为展翅状态,并固定翅膀,使胸腹结合部位裸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被测昆虫的胸腹结合部位卡接于吊环内,包括根据被测昆虫的种类和体型选择合适尺寸的吊环卡接于被测昆虫的胸腹结合部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确定被测昆虫在测试箱内的位置,并将被测昆虫固定于基板上,包括:
步骤31:持固定有被测昆虫的操作板在测试箱内做水平移动,至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投射在被测昆虫的一侧前翅的中室附近,且被测昆虫位于基板的正下方;
步骤32:将与卡接有被测昆虫的吊环连接的昆虫针向上移动,移动过程中,使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束始终投射于被测昆虫的前翅的中室附近,至昆虫针与基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昆虫振翅频率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将昆虫从操作板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85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帽沿可快速拆卸结构及头盔
- 下一篇:一种穿孔机顶头脱落检测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