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7160.8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8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田;张姗;李增文;曾江红;肖登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3;G06F30/28;G06F113/2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建模 方法 | ||
1.一种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包括:
建立全飞行器的结构模型,对所述全飞行器的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以获取全飞行器的模态分析模型;
在所述全飞行器的模态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在所述全飞行器机身上选取机体插值节点,在所述全飞行器的翼面上选取翼面插值节点;
根据设定马赫数确定分析工况,确定控制参数、气动参数和坐标系,生成后处理关键词;
依次选取所述全飞行器的模态分析模型中的翼类有限元模型的关键节点,根据选取的关键节点以及设定的展向节点数和弦向节点数建立翼类气动面,利用所述翼面插值节点对所述翼类气动面进行插值以完成翼类气动面的建模;
建立体类气动面,利用所述机体插值节点对所述体类气动面进行插值以完成体类气动面的建模;
根据翼类气动面模型和体类气动面模型完成所述全飞行器的颤振分析模型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飞行器机身上选取机体插值节点具体包括:选取所述全飞行器的第一平面与所述全飞行器的机体最上侧的相交母线作为第一母线节点;选取所述全飞行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全飞行器的机体最左侧的相交母线作为第二母线节点;选取所述全飞行器的第二平面与所述全飞行器的机体最右侧的相交母线作为第三母线节点,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飞行器的翼面上选取翼面插值节点具体包括:选取所述全飞行器的翼面上刚度超出设定刚度阈值的节点作为翼面插值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模态输入格式和模式输出格式,所述气动参数包括参考展长、参考弦长和参考面积,所述坐标系包括局部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所述全飞行器的翼面上刚度超出设定刚度阈值的节点包括翼面骨架节点和加强筋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关键词包括V-g图、V-f图、颤振模态和插值模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类有限元模型的关键节点包括根弦前缘点、根弦后缘点、尖弦前缘点和尖弦后缘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体类气动面具体包括:采用任意截面方式、圆形或椭圆形建立所述体类气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了颤振分析模型的构建之后,所述颤振分析建模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颤振分析模型完成所述全飞行器的非定常气动力以及颤振求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马赫数Ma小于1时,采用ZONA6方法求解非定常气动力;当马赫数Ma大于1时,采用ZONA7U方法求解非定常气动力;所述颤振分析建模方法采用G法进行颤振方程的求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颤振分析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飞行器的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以获取全飞行器的模态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在全飞行器的结构模型、质量质心及转动惯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全飞行器的结构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以获取全飞行器的模态分析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71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