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小麦育种单穗脱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6385.1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6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章;王妙林;何勋;屈哲;袁玲合;陈旭;徐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44;A01F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小麦 育种 脱粒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小麦育种单穗脱粒机,包括:壳体,其内分隔板将壳体的内腔上部分为进风区和脱粒区,脱粒区顶部为进料口,下方为清选区,清选区底部为出料口,清选区的左端与进风区的底部相连通,进风区的顶部左端为进风口,清选区的右端与倾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排风区相连通,排风区的顶部右端为排风口;驱动机构,具有贯穿进风区和脱粒区设置的转动轴;脱粒机构,设置在脱粒区,包括脱粒板和弧形过料筛板;清选机构,包括设置在进风区的离心风轮,用于形成自进风口经清选区至所述排风口的气流。本发明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可以对小麦植株样品就地采收,提高了单穗收获效率,且脱出的样品符合育种需要,满足了育种试验进行田间实时取样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田间脱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小麦育种单穗脱粒机。
背景技术
小麦育种是保证小麦连续高产的重要工作方式,育种收获是育种试验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环节。早期小麦育种收获选种时,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单穗脱粒工作,劳动量大,费工费时。如果采用机器脱粒进行育种收获,除了要满足常规脱粒作业的要求外,还需要达到机器内无籽粒残留、不混种、方便清理、便于携带等特殊要求。现有单穗脱粒机多以实验台方式固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无法在田间对特色小麦样品进行采集,需要先在田间采样标记,后带回室内进行单穗脱粒试验的方法,工作量大,无法实时采样标记,存在间接损失大、易混种的问题,导致育种试验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可在田间实时取样的电动小麦育种单穗脱粒机,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小麦育种单穗脱粒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壳体的内腔上部分为进风区和脱粒区,所述脱粒区的壳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脱粒区下方的壳体内腔为清选区,所述清选区的壳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清选区的左端与所述进风区的底部相连通,进风区的顶部左端为进风口,清选区的右端与倾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排风区相连通,所述排风区的顶部右端为排风口;
驱动机构,具有贯穿进风区和脱粒区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
脱粒机构,设置在脱粒区,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脱粒板,所述脱粒板下方设置有弧形过料筛板;
清选机构,设置在进风区,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离心风轮,用于形成自进风口经清选区至所述排风口的气流。上述整机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可同时完成脱粒清选。
所述壳体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进料口设置有扩展喂料筒,所述排风口设置有风量调节板。
上述支撑架与壳体活动连接,可以在不安装支撑架的情况下,采用手持式操作进行育种实验的单穗脱粒;也可以将壳体安装在支撑架上、配合扩展喂料筒作为田间脱粒机,用于多穗脱粒采样,两种作业方式可自由切换,方便快捷。此外,风量调节板可用于清选风风速的调节,以达到良好的清选效果。
所述出料口设置有螺口收集瓶,所述螺口收集瓶的进口处设置有插装式的圆形筛网。螺口收集瓶与出料口连接方便,易于更换;圆形筛网可对清选颗粒进行二次筛分,从而提高选种纯度和选种洁净度。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位于脱粒区右侧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转动轴相连的电机。上述安装槽方便了电机的定位和安装,有利于保持电机、转动轴和离心风轮的同轴设置。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壳体顶部前侧,壳体顶部后侧设置有L型的左把手和一字型的右把手;所述左把手为内置电线的空腔结构,左把手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开关,所述电源接口和开关通过电线与所述电机相连。上述结构有利于送料和握持,且将把手作为电路元器件的载体,方便了采用锂电池等便携式电源给电机供电,从而实现了田间实时采样。
所述分隔板包括竖直段,所述竖直段的末端连接有向脱粒区弯曲的导流段,能够优化气体流向,达到较好的清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6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