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室辅助泵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5902.3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管翔;余郑军;张强;刘世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首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60/109 | 分类号: | A61M60/109;A61M60/117;A61M60/508;A61M60/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室 辅助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室辅助泵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容器罐、电动阻尼阀、检测组件和控制器,容器罐的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心室辅助泵进液口连接,容器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心室辅助泵出液口连接,电动阻尼阀设置在容器罐和心室辅助泵之间的第二管路上,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控制器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数据且控制心室辅助泵的转速和电动阻尼阀动作。本发明简便了测定心室辅助泵Q‑H曲线的步骤和流程,同时较传统手记法获得了更多的实验数据,减少了检测的人为误差,实现了对Q‑H曲线进行更精准的测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室辅助泵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预后大多较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加,25-64岁人群患病率为0.57%、65-79岁人群患病率为3.86%,8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7.55%,5年死亡率高达50%。心室辅助装置是终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具有辅助心脏泵血、保证脏器血供的功能,可以显著提升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针对具备移植条件的患者作为心脏移植治疗的桥梁,针对不具备移植条件的患者也可以作为目的治疗,针对急性心衰或急性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亦可以作为康复桥梁以暂时替代心脏功能、防止心肌进一步缺血受损。
在心室辅助装置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模拟的水力学实验来检测心室辅助装置的性能,其中Q-H曲线(扬程-流量曲线)描述了不同转速下,流量与扬程的对应关系,扬程可与压力(mmHg)进行换算,它是心室辅助泵的最重要特性曲线之一。Q-H曲线可以反映泵的基本性能,是选择不同心室辅助泵的重要依据,测定Q-H曲线是心室辅助泵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泵转速一定的情况下,Q-H曲线是一定的,改变泵的转速,Q-H曲线亦相应改变。
在实验室研发环境下,测定心室辅助泵Q-H曲线尚未有统一、简便的标准方法,多由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检测装置和方法,通常使用管路连接血泵,并在回路上增加手动阻尼阀(一个调节夹紧程度的夹子)、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体容器等组件进行测试。在测试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操作繁琐,每一转速下需要不断手动变更阻尼阀的阻尼以改变扬程,记录的数据点有限并需要一名助手协助手动记录实验数据,难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精确数据,非标实验操作对实验误差存在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偏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室辅助泵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可以简便测定心室辅助泵Q-H曲线的步骤和流程,较传统手记法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减少检测的人为误差,实现对Q-H曲线进行更精准的测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室辅助泵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
容器罐,所述容器罐的排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心室辅助泵的进液口连接,容器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二管路与心室辅助泵的出液口连接;
电动阻尼阀,所述电动阻尼阀设置在容器罐和心室辅助泵之间的第二管路上;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动阻尼阀和心室辅助泵之间,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动阻尼阀之间;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心室辅助泵和电动阻尼阀连接;
其中,控制器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的数据,且控制心室辅助泵的转速并控制电动阻尼阀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路和/或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动阻尼阀包括:
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首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首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5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