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寒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52833.0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7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欣然 |
主分类号: | D06M14/34 | 分类号: | D06M14/34;D06M13/513;D06M11/79;D06M13/08;D06M13/144;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寒 透气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寒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利用3‑(氨甲基)‑2‑羟基戊醛、顺酐对尼龙6面料进行改性处理,能够结合人体表面汗水,并转换生成热能,使面料具有防寒保暖效果;然后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11‑氨基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与正硅酸乙酯作为混合硅源,形成复合凝胶,再对改性面料进行渗透处理,形成气凝胶,提高面料透气效果的同时,阻挡面料内外的温度交换;然后利用3‑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2‑甲酯基乙基甲基二氯硅烷、1,3,3,3‑四氟丙烯、2,3,4,5,6‑五氟苯甲醇接枝于气凝胶表面,形成防油有机膜,使面料具有防油性能。本发明制备的面料具有防寒保暖、透气、防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寒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售的防寒保暖面料中,当属羽绒制品防寒保暖效果最佳。市面上一般采用简单的单层面料直接包裹羽绒物并缝制成片形物而形成,虽有保暖性,但是不贴身,阻碍人们身体的日常自由活动,且冬季人体产生的气态和液态汗水不易穿过厚重的服装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往往集聚在服装内侧,会使人产生湿冷的感觉。此外,为了提高面料的防寒保暖效果,往往在表面涂覆一层防风涂层,其涂层基本为无孔膜或微孔膜,透气量几乎为零,导致人体的汗汽不能及时排出,堵住孔隙,穿着舒适性能较差,且保暖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触碰、沾染上油渍,而现有的面料防油效果较差,极易吸附油污,在表面形成油斑,同时又难以清洗干净,从而影响衣服美观,因此,如何发明一种防寒保暖、透气、防油的面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寒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寒透气面料,包括复合气凝胶层、改性面料层,所述防寒透气面料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改性面料置于复合凝胶中,渗透一段时间后,老化、洗涤、干燥得气凝胶层,再经改性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面料层由以下方法制得,将3-(氨甲基)-2-羟基戊醛、顺酐混合,升温反应后,继续加热反应,得开环化合物;将尼龙6面料置于辐照管中,加入开环化合物、去离子水、甲醇,氮气氛围下,辐照一段时间后,取出,浸泡丙酮中,静置一段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凝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正硅酸乙酯、11-氨基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N,N-二甲基甲酰、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去离子水、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搅拌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处理为氮气保护下,将预处理气凝胶层、2-甲酯基乙基甲基二氯硅烷混合,加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无水乙醇、全氟己烷,静置一段时间,取出,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入Karstedt催化剂,密封、升温,再加入1,3,3,3-四氟丙烯,继续升温,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得复合气凝胶前体;将2,3,4,5,6-五氟苯甲醇加热至熔融,再加入氢氧化钾,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复合气凝胶前体,加热反应后,降温至预定温度,依次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去离子水洗涤,再用盐酸调节pH,然后倒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抽滤、干燥。
进一步的,一种防寒透气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克重为180~200g/m2的尼龙6面料置于辐照管中,按质量比1:3:2~1:5:4加入开环化合物、去离子水、甲醇,开环化合物和尼龙6面料的质量比为7:1~13:1,氮气氛围下,辐照12~18h后,取出,浸泡于尼龙6面料质量13~19倍的丙酮中,静置20~24h后,取出,60℃干燥10~13h得改性面料;
(2)将改性面料置于改性面料质量0.1~0.4倍的复合凝胶,渗透10~24min后,老化20~25h,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3~5次,40℃干燥6~8d得气凝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欣然,未经王欣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52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