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48773.5 | 申请日: | 2022-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传奇;吴磊;熊伟;胡居吾;王书芬;吴静;林欣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P29/00;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果壳 提取 成分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步骤为,将干燥的油茶果壳充分粉碎、过筛得出油茶果壳粉末,将油茶果壳粉末用蒸馏水浸泡,并搅拌提取,纱布过滤留滤液,滤渣用蒸馏水重复提取若干次,合并所得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并用有机溶剂沉淀,离心保留上清液;将上清液蒸发浓缩至膏状,用蒸馏水稀释分散,并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分液保留正己烷相;将正己烷相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本发明制得的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炎活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为我国重点发展的第一大木本油料作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油茶在加工榨油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油茶果壳作为主要的榨油剩余物之一,约占油茶果重量的60%左右,主要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糖、黄酮类、酚类和萜烯类组成。目前关于油茶果壳的高附加值开发利用并未多见。
炎症是机体针对外界刺激物和损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是自身免疫疾病、关节炎、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关键风险因素。目前关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药物都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进展,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当前开展天然抗炎药物研究对人民生命健康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方法和应用,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粉碎过筛、蒸馏水搅拌提取、过滤、减压浓缩、有机溶剂沉淀、蒸发浓缩、正己烷萃取、浓缩和干燥等步骤制得了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对所得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其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产生、降低炎症蛋白和基因表达、下调相关信号通路活化水平,并且对细胞存活率降低具有保护作用。本发明制得的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抗炎活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干燥的油茶果壳充分粉碎、过100目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油茶果壳粉末,用蒸馏水浸泡,并搅拌提取18-24h,纱布过滤留滤液,滤渣用蒸馏水重复提取2次,合并所得滤液;
(2)将滤液减压浓缩,并用有机溶剂沉淀,采用4℃保温,并静置12h以上,离心保留上清液;
(3)将上清液蒸发浓缩至膏状,用蒸馏水稀释分散,并用正己烷进行萃取、分液保留正己烷相;
(4)将正己烷相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
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蒸馏水体积为油茶果壳粉末体积的14-18倍,提取时间为18-24h;
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有机溶剂选择甲醇、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浓缩液与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3-6;
进一步优选,步骤3中,稠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2,稀释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3;
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抗炎成分的应用,所得油茶果壳正己烷馏分用于制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8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