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发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4418.2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韩熙;勾琪立;戚明辉;肖光莉;郝馨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祝晶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场好氧 发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塔,发酵塔顶部两侧设有进料口,发酵塔底部设有接口,所述发酵塔内部固定连接有发酵内箱,所述发酵内箱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发酵内箱分为若干个发酵区域,每个发酵区域均设有若干个搅拌杆以及位于搅拌杆底部的静置发酵板,所述静置发酵板内部中空设为调节腔室,通过所述遮板在调节腔室内滑动,所述下料孔与透气区域和通孔对接,使所述下料孔在密封、半透气以及全透气状态进行调节,本发明使设备具有高效性,使不同批次的垃圾的好氧发酵可放置在同一发酵塔内部,在不影响其相互之间发酵流程时,进行同时发酵处理,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饭店也随之增多,而所产生的厨房垃圾由于含有大量的废油等物质,不可直接进行排放,而现垃圾填满场需要将厨房垃圾等经过好氧发酵工艺,使其发酵成化肥物质,进行有效利用。
现厨房垃圾进行好氧发酵的场所为发酵塔,通过内置的好氧菌与厨余垃圾进行搅拌、充分接触,但厨余垃圾所需好氧发酵的时间周期较长,大概为3-7天,而垃圾填满场每天都需接收大量的垃圾,新增的厨余垃圾不可与正在发酵的厨余垃圾所堆积在一起,因此垃圾填埋场需要建造大量的发酵塔,确保可接收于城市生产所造成的垃圾量,但建造数量较多的发酵塔,会影响其占地面积的使用,且厨余垃圾在发酵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流程,加工后还需要人力或者物力对发酵物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发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发酵系统,包括发酵塔,发酵塔顶部两侧设有进料口,发酵塔底部设有接口,所述发酵塔内部固定连接有发酵内箱,所述发酵内箱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发酵内箱分为若干个发酵区域,每个发酵区域均设有若干个搅拌杆以及位于搅拌杆底部的静置发酵板,所述静置发酵板内部中空设为调节腔室,且上下两侧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所述调节腔室内滑动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一端伸出至发酵内箱外部位于发酵塔内部,所述遮板设有若干个透气区域和通孔,且大小与下料孔相叠合,每个所述透气区域和通孔相邻设置,通过所述遮板在调节腔室内滑动,所述下料孔与透气区域和通孔对接,使所述下料孔在密封、半透气以及全透气状态进行调节;
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发酵物接口和废气接口,所述发酵物接口和废气接口之间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发酵塔后侧设有存储发酵产生废气的收纳箱,所述废气接口通过输送软管与收纳箱相连通,所述收纳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发酵塔顶部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使发酵物接口和废气接口沿其自身轴线方向所平移,与所述进料口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塔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还固定有初加工机箱,所述初加工机箱内部设有将垃圾和养殖有好氧菌的淤泥搅拌的混合轴,所述初加工机箱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泵以及倾斜链板输送机,所述底板位于发酵塔的两侧还设置与倾斜链板输送机对接的垂直链板输送机,所述出料泵将初加工后的发酵物输送倾斜链板输送机上,通过所述倾斜链板输送机以及垂直链板输送机将发酵物从发酵塔顶部设有的进料口输送至发酵塔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还固定连接有粉碎机和好氧菌养殖池,所述粉碎机和好氧菌养殖池上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粉碎机和好氧菌养殖池下方输料口对接有倾斜链板输送机,所述倾斜链板输送机将加工物输送至初加工机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菌养殖池侧壁设有恒温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于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恒温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轴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使混合轴作搅拌运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与混合轴数量相等的第一电机,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机箱,每个所述第一电机均固定在底板上表面且位于驱动机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科源工程技术测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4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活性玻璃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升降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