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33885.3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孟丽丽;郭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远方药食同源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06 | 分类号: | B02C18/06;B02C18/12;B02C18/18;B02C23/16;B02C18/24;B02C25/00;B02C18/22;B08B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基材 研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具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右侧斜面处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基座右侧斜面处中间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所述基座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座,所述金属座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架,所述金属座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研磨装置,本发明涉及材料研磨技术领域。该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通过物料经过腔座与粉碎头以及第一圆盘的配合使用,促使物料在负压力和离心力双重作用下而逐渐进入至内筒件内腔,物料随着内筒件外表面的孔而往外流出,内筒件为上下中空的桶状结构,并且经过内筒件底部的作用而再旋转往上升,经过反复的内外物料撞击,从而提升研磨的质量,保证研磨的破碎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研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基材料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或经由生物制造得到的原料,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手段制造的一类新型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质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基材料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一步的粉碎与研磨,人便于对其生物基原料进行后续的生产加工。
根据中国专利号公开的CN113560023B 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包括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顶部一侧壁体上设有电机防护罩,所述第一机箱顶部另一侧壁体上设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二机箱顶部壁体上设有粉碎机,所述粉碎机顶部壁体上设有进料斗,所述粉碎机前端壁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前端壁体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顶部壁体上设有返料机构,所述返料机构在出料管顶部一侧壁体上设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底部壁体通过固定管固定连接在出料管上,所述固定罩壁体中开设有安装腔体;
综上所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虽然可以通过过返料机构中传感器与马达的设置,便于对返料管进行调节,达到实现研磨的目的,但是却不易对研磨内壁所粘附的物料进行处理,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同时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基材料研磨装置,具体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右侧斜面处固定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基座右侧斜面处中间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所述基座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座,所述金属座外表面套接有固定架,所述金属座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研磨装置,通过研磨装置的设置,从而提升研磨的质量,保证研磨的破碎程度,所述研磨装置底部固定连通可与左侧收集装置内腔连通的通管,通过收集装置的设置,保证设备避免底部过滤后的物料往上飞溅,达到间接过滤收集的目的,提升了过滤净化处理的效果;
所述研磨装置包括:
研磨筒,所述研磨筒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自身底部具有圆杆,所述第二圆盘圆杆底端转动连接有腔座,所述第二圆盘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头,所述研磨筒外表面活动安装有防粘黏装置,通过防粘黏装置的设置,促使金属座内壁的物料往下抖落,形成自动对内壁的维护处理,减少人工处理的麻烦,所述防粘黏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内筒件,所述内筒件为上下中空的桶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根据启动开关的中心线为参考而对称设计,所述第二圆盘以主杆的中心线为参考而均匀分布,且第二圆盘数量共有三个,且主杆位于第一圆盘的轴心处,所述内筒件与防粘黏装置之间涂覆有粘黏胶,所述防粘黏装置其中一侧开设有槽体,所述防粘黏装置还包括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内腔活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侧面固定连接有中轴头,所述中轴头远离联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回弹球,所述联动块与主动件的内腔之间弹性连接有强力弹簧,所述联动块与中轴头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设计,所述回弹球为橡胶材质,所述联动块自身的高度规格尺寸与主动件开设的槽体尺寸相适配,所述主动件自身为圆弧形状结构设计,所述中轴头为圆柱形状设计,所述强力弹簧通过主动件槽体内壁而弹性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主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远方药食同源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远方药食同源健康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3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