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智能感知光电综合信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30334.1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0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纯;吴荣美;唐秀芹;陈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32;H01B7/295;H01B1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孙梦园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智能 感知 光电 综合 信号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交通智能感知光电综合信号电缆,包括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光缆、电源线、分相套、内护套、护带、隔氧套、外护套和检测线,若干根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光缆和电源线共同形成缆组,所述分相套、内护套、护带、隔氧套和外护套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缆组之外,若干根所述检测线分别环绕缆芯设置并位于隔氧套和外护套之间,能够实现一缆多用途,有效减少投资成本和工程安装成本,同时可利用各根检测线的导通情况判断电缆外部是否遭遇火烧、啃咬和冲击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轨道交通智能感知光电综合信号电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用电缆包括信号电缆,但由于光纤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所以光缆也在轨道交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信号电缆和光缆各自独立设置,并在施工时分别敷设于缆槽或沟内,以实现光、电信号的传输。此种方式需要多次施工,既增加了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又导致了占地空间的增加。
为此,部分业内厂商选择将信号电缆和光缆二合一,如公开(公告)号为CN205564379U的轨道交通用光电信号电缆,其包括信号电缆、光纤光缆和套管,所述信号电缆和所述光纤光缆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由外而内依次为外护层、铝塑防潮层和绕包层,能够将光纤光缆和信号电缆集成于一体,能同时传输光、电信号,施工时只需一次敷设于电缆槽或沟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然而,随着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用电缆所使用的环境也愈发复杂多样,一旦发生火灾、地震、鼠虫啃咬和挤压等事件,则很容易导致合二为一的电缆同时发生光信号和电信号中断的现象,进而影响到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智能感知光电综合信号电缆,能够实现一缆多用途,有效减少投资成本和工程安装成本,同时可利用各根检测线的导通情况判断电缆外部是否遭遇火烧、啃咬和冲击等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轨道交通智能感知光电综合信号电缆,包括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光缆、电源线、分相套、内护套、护带、隔氧套、外护套和检测线,若干根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光缆和电源线共同形成缆组,所述分相套、内护套、护带、隔氧套和外护套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缆组之外,若干根所述检测线分别环绕缆芯设置并位于隔氧套和外护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包括铁路数字信号线、屏蔽包带和铁路数字信号绝缘套,若干根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线相互绞合并共同形成缆芯,所述屏蔽包带和铁路数字信号绝缘套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缆芯之外,各根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各根铁路数字信号线的绞合节距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线包括铁路数字信号导体、内绝缘皮层、发泡绝缘层和外绝缘皮层,所述内绝缘皮层、发泡绝缘层和外绝缘皮层从内至外依次设置铁路数字信号导体之外,所述内绝缘皮层、发泡绝缘层、外绝缘皮层和铁路数字信号绝缘套均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制成,所述屏蔽包带为软铜带。
作为优选,所述光缆包括光纤、铠装套、纤维编织套、金属编织套和光信号绝缘套,所述铠装套、纤维编织套、金属编织套和光信号绝缘套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一根或两根光纤之外,所述缆组之中同时含有带有一根光纤的光缆和带有两根光纤的光缆。
作为优选,若干根带有两根所述光纤的光缆位于缆组的中心位置,若干根所述铁路数字信号电缆、带有一根光纤的光缆和电源线分别环绕带有两根光纤的光缆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铠装套为不锈钢螺旋管,所述纤维编织套由凯夫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金属编织套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所述光信号绝缘套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线包括电源导体和电源绝缘套,若干根所述电源导体相互绞合并共同形成导芯,所述电源绝缘套设置在导芯之外,所述电源绝缘套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30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