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7919.8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申祥;王磊;孙鹏;王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重 狭窄 环境 血管 支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包括若干组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所述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沿支架轴向交错排列,相邻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斑块接触区和血管接触区均分别包括多组支撑体,每组支撑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斑块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血管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斑块接触区包括偏心斑块接触区和/或同心斑块接触区,偏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椭圆形,同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本发明可应用于多重偏心狭窄环境下,椭圆结构可以改善病变部位的管腔面积,同时可以减少血管壁的应力,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数居高不下。当血管壁出现纤维硬化或者血液中的坏死细胞和栓子积累附着在血管壁上,就会导致血管出现狭窄,严重会导致血管阻塞而导致死亡,所以血管狭窄问题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一段血管存在多个的斑块时,临床上的治疗方案往往选择先后植入多个血管支架,这样既造成手术难度增加和多次对血管进行损伤,也加大了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虽然已有少量现有技术对血管多重狭窄的病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血管支架,这种支架针对的只是圆直血管多重狭窄的同心对称斑块,但在许多实际病例中,患者的多重狭窄的斑块不全是对称狭窄或者同心的,也就是存在多重偏心狭窄斑块,这种病症如果继续使用普通支架或者现有支架往往术后病变血管处达不到具有良好的管腔形状和管腔面积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支架采用分区设计,包括多个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降低了因多次支架植入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本发明支架偏心斑块接触区沿着周向设计成椭圆形横截面的结构,血管接触区和同心斑块接触区沿着周向设计成传统的圆形横截面的结构,可应用于多重偏心狭窄环境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椭圆结构可以改善病变部位的管腔面积,同时可以减少血管壁的应力,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的风险。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本发明支架的斑块接触区的支撑单元设计为闭环的“8”型结构,支撑体内部之间通过I形直杆连接筋连接,这样的设计提高了支架在多重病变处的径向刚度,使得支架具有良好的锚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本发明支架的偏心斑块接触区和同心斑块接触区的针对性设计,在临床上不仅能够应用在多重偏心狭窄环境下,还能应用在多重同心狭窄环境下,适配性较强,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降低了血栓的发生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本发明的血管接触区的支撑单元由柔性结构形成,支撑体内部之间通过“S”型连接筋连接;所述血管支架的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之间是通“S”型连接筋连接,此结构设计使得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减少支架植入时对血管的损伤,由于其较好的柔顺性,除了可以应用在圆直血管的多重狭窄处外,临床上还可应用在弯曲处的多重狭窄血管处。
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包括若干组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
所述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沿支架轴向交错排列,相邻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斑块接触区和血管接触区均分别包括多组支撑体,每组支撑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斑块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所述血管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斑块接触区包括偏心斑块接触区和/或同心斑块接触区,偏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椭圆形,同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7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离心振动联合干燥系统和干燥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