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7919.8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申祥;王磊;孙鹏;王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915 | 分类号: | A61F2/915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冯燕平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重 狭窄 环境 血管 支架 | ||
1.一种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
所述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沿支架轴向交错排列,相邻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斑块接触区和血管接触区均分别包括多组支撑体,每组支撑体包括多个支撑单元,斑块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
所述血管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斑块接触区包括偏心斑块接触区和/或同心斑块接触区,偏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椭圆形,同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为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块接触区的支撑单元(47)为“8”字型闭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接触区的支撑单元(48)为“几”字型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之间通过S型连接筋连接;所述斑块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I型直杆连接筋连接,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通过S型连接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斑块接触区支撑体之间I形直杆连接筋宽度W2是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S型连接筋宽度W1的1.1-1.3倍,斑块接触区和血管接触区之间的S型连接筋宽度W3是血管接触区支撑体之间S型连接筋宽度W1的1.1-1.2倍,血管接触区支撑体宽度W4是斑块接触区支撑体宽度W5的0.7-0.9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接触区和斑块接触区的支架厚度相同均为斑块接触区支撑体宽度W5的1.2-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斑块接触区横截面的椭圆率为0.2~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采用钴铬合金或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或镍钛合金经3D打印加工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接触区内部相邻的每组支撑体之间呈镜面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应用于多重狭窄环境下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几”字型波结构包括中间的四分之三圆弧部分和圆弧两端分别连接的四分之一圆弧条状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79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离心振动联合干燥系统和干燥方法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