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丁酸甘油酯脱苦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21151.3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田爱民;陈华勇;曾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利必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67/02 | 分类号: | C07C67/02;C07C69/30;C12P7/62;C12P7/645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酸 甘油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丁酸甘油酯脱苦方法,包括将三丁酸甘油酯和植物油按质量比1:0.5~2的比例混合;将上述两种物质进行酯交换反应;将反应产物经过蒸馏处理,脱除未反应的三丁酸甘油酯,收获蒸馏重相,即为脱苦的丁酸甘油酯衍生物。本发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了长链脂肪酸,影响了三丁酸甘油酯和苦味受体的结合;采用酶填充柱进行酯交换反应,避免了酶的过滤回收,工艺简单,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的酯交换反应,反应温度通常为30‑100℃,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酯交换技术实现分子重构,从而将三丁酸甘油酯进行脱苦方法。
背景技术
丁酸又名酪酸,是一种短链脂肪酸,它是人和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物质,人体内超过95%的丁酸在结肠内产生和吸收,一定水平的丁酸能够使结肠细胞保持稳定,从而可防止或抑制癌变,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急慢性腹泻等疾病。在动物中,丁酸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降低腹泻发生率和提高生长性能并能影响肉的品质;在反刍动物中,瘤胃中丁酸的产生也与乳品品质密切相关。
目前,丁酸甘油酯是由丁酸和甘油酯化而成,是一种重要的丁酸补充剂。丁酸甘油酯是丁酸和甘油通过化学键结合为一体,通过酶的作用可以将丁酸游离出来。动物的胃中没有脂肪酶,所以,丁酸甘油酯可以过胃,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缓释丁酸,从而在肠道的各部分释放丁酸。丁酸甘油酯是一种优良的丁酸补充方案,但是,丁酸甘油酯具有明显的苦味,影响人和动物的摄取,限制了丁酸甘油酯的应用。
和其他味觉一样,苦味是由某些化学物质和味蕾中的苦味受体蛋白结合后活化,产生细胞内信号,继而引发神经细胞突触后兴奋,最后传导至大脑中央的味觉中枢,从而产生了苦味感知。苦味感知往往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人和动物对陌生物质往往产生苦味的感知,从而避免了毒害性发生。也并非所有的苦味都是不愉悦的,有些一过性的苦是受欢迎的,比如啤酒的苦味、咖啡和茶的苦味,通常是愉悦的。丁酸甘油酯所产生的苦是长时间存在的、不愉悦的,在低浓度下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苦味感知。
苦味的掩蔽,一般有两类方法。第一类方法是添加矫味剂,矫味剂的作用机理是产生了可以混淆大脑味觉认知的神经冲动,从而弱化人和动物对苦味的感知。第二类方法是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遗憾的是,对于丁酸甘油酯,目前尚未有实用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其存在苦味的缺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存在的不足,根据苦味产生的机理,改变三丁酸甘油酯的分子结构,改变其和受体作用的效率,用部分中长链脂肪酸取代丁酸,从而降低苦味效应。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三丁酸甘油酯脱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三丁酸甘油酯和植物油按质量比1:0.5~2的比例混合;
(2)将上述两种物质进行酯交换反应;
(3)将步骤(2)反应产物经过蒸馏处理,脱除未反应的三丁酸甘油酯,收获蒸馏重相,即为脱苦的丁酸甘油酯衍生物。
优选地,植物油为棕榈仁油、椰子油、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亚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优选地,酯交换反应是采用固定化脂肪酶反应。酯交换反应可以为化学酯交换,也可以采用酶法酯交换。化学酯交换是一种传统的酯交换方法,是采用碱性催化剂在高温下促使脂肪酸重排而获得的结构改变的甘油酯。酶法酯交换技术相对较新,近年来,酶法酯交换开始广泛用于油脂改性和功能性油脂生产。
优选地,固定化脂肪酶为根酶属、曲霉属、毛酶属、细菌、酵母菌和胰脂肪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利必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利必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1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