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轴锻压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20842.1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力;刘光涛;汪胜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旺德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06 | 分类号: | B21K1/06;B21J5/00;B21J5/02;B21J5/06;B21J5/10;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3 | 代理人: | 张锡军 |
地址: | 40276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轴 锻压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心轴锻压成型方法,包括:S1、棒料下料;S2、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压柱,压柱下表面设置有上成形盲孔;下模包括底板、下模座、冲杆、冲杆垫、冲杆压圈、上模座、模套、内套以及压圈,下模座安装于底板,上模座的底部安装于下模座的顶部,模套外壁与空腔侧壁滑动配合,内套设置有下成型孔,下成型孔的上端设置有凸台成形槽,内套设置于模套内部,模套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冲杆安装于内腔的底部,冲杆的上端伸入下成型孔内;S3、在中心盲孔的孔底进行冲孔,得到过渡坯;S4、将过渡坯远离凸台的一端进行径向锻压,得到终锻件。本发明机加工余量小,降低材料损耗和刀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保证中心通孔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心轴锻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心轴锻压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空心轴是常用零部件,某空心轴的结构如图1所示,轴体100上部的外壁设置有凸台110,轴体100下部的外壁设置有倾斜段120,中心通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缩口段130、直线段140和下缩口段150,上缩口段130和下缩口段150的直径从内至外逐渐减小,使得中心通孔两端的直径小于中部的直径。上述空心轴传统的加工方式为机床加工,即采用刀具进行钻孔和切削,材料耗损大,刀具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CN201510513390.7公开了一种变截面空心轴锻件挤压成型方法,皮料墩粗后通过机加工的方法加工出中心孔,还是存在材料耗损大,刀具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的缺陷。
CN202010551495.2公开了一种阶梯形空心轴的冷锻加工工艺,冷锻只适用于小尺寸的零部件,且钻孔还是要机加工,效率较低。
CN201911259119.X公开了一种空心轴及其制造方法,对棒料进行锻造得到毛坯,毛坯进行机加工而得到管状粗坯,管状粗坯热处理后进行锻造,得到管状细坯,管状细坯铣削加工后得到管状精坯,管状精坯加热后对其两端进行径向锻造,获得两端缩口的空心轴。这种锻造工艺机加工过程还是比较多,影响加工效率。此外,径向锻造时可以保证空心轴外部尺寸,但是难以控制空心轴的内部尺寸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心轴锻压成型方法,机加工余量小,降低材料损耗和刀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保证中心通孔的加工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空心轴锻压成型方法,包括:
S1、棒料下料;
S2、模锻:采用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压柱,所述压柱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成形盲孔;所述下模包括底板、下模座、冲杆、冲杆垫、冲杆压圈、上模座、模套、内套以及压圈,所述下模座安装于底板,所述上模座的底部安装于下模座的顶部,所述下模座与所述上模座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模套位于上模座的空腔中,且模套外壁与空腔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内套设置有下成型孔,所述下成型孔的上端孔口设置有凸台成形槽,且所述下成型孔与所述上成形盲孔同轴,所述内套设置于模套内部,所述模套与下模座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压圈安装于上模座的顶部并压紧模套的上端面,所述冲杆垫安装于内腔的底部,所述冲杆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嵌入冲杆垫,所述冲杆压圈与冲杆垫相连,且所述冲杆压圈压紧安装头,所述冲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冲杆压圈并向上延伸至下成型孔内;所述下模内设置有从底板下表面延伸至空腔的顶出孔;
将棒料加热后放入内套的下成型孔中,锻压设备推动上模向下移动,棒料的上端进入上成形盲孔,压柱推动棒料、模套和内套向下移动,冲杆进入棒料内部,在棒料内部成型中心盲孔,同时棒料外壁在凸台成形槽的作用下将凸台成型,得到中间坯;中心盲孔的深度为中间坯总长度的2/3至9/10,中心盲孔孔底到中间坯端面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cm;
成型后,锻压设备带动上模脱离下模,将顶杆伸入顶出孔并将锻件顶出;
S3、冲孔:在中心盲孔的孔底进行冲孔,预成形中心通孔成型,得到过渡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旺德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旺德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莱赛尔纤维生产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电池膨胀测试仪和电池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