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及波导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120532.X | 申请日: | 2022-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翱;于馨菲;袁军;许书涵;刘亚晗;方馨悦;王习斌;纪名洋;马飞;周闻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太赫兹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3/12 | 分类号: | H01P3/12;H01Q13/02;G01S7/35 |
| 代理公司: | 四川中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58 | 代理人: | 叶任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赫兹 雷达 系统 前端 波导 结构 | ||
1.一种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波导腔体、中间波导腔体和下波导腔体,上波导腔体和中间波导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射天线腔、以及与发射天线腔对应设置的第一射频通道,所述第一射频通道用于安装太赫兹雷达系统发射前端的太赫兹射频电路,第一射频通道与发射天线腔连通,所述中间波导腔体和下波导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天线腔、以及与接收天线腔对应设置的第二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与接收天线腔连通,第二射频通道用于安装太赫兹雷达系统接收前端的太赫兹射频电路;所述第一射频通道的一半设置在上波导腔体上,第一射频通道的另一半设置在中间波导腔体上;所述第二射频通道的一半设置在下波导腔体上,第二射频通道的另一半设置在中间波导腔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通道、第二射频通道分别为矩形波导结构,和/或,所述发射天线腔、接收天线腔分别为标准波导喇叭天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腔口面的长、发射天线腔口面的宽、第一射频通道宽边长度和第一射频通道窄边长度的比值为10:10:1.092:0.546,接收天线腔口面的长、接收天线腔口面的宽、第二射频通道宽边长度和第二射频通道窄边长度的比值为10:10:1.092:0.54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腔的深度和第一射频通道的深度比、以及接收天线腔的深度和第二射频通道的深度比均为25:2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腔至少部分设置在上波导腔体上,所述接收天线腔至少部分设置在下波导腔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多个第一射频通道时,第一射频通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和/或,在设置有多个第二射频通道时,第二射频通道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发射天线腔的口面之间间距为0.2mm,和/或,相邻接收天线腔的口面之间间距为0.2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波导腔体和下波导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中间波导腔体时,中间波导腔体沿纵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个中间波导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射天线腔、以及与发射天线腔对应设置的第一射频通道,
和/或,相邻两个中间波导腔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收天线腔、以及与接收天线腔对应设置的第二射频通道。
9.一种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驱动信号、倍频放大器、多路功分器、至少一个信号发射太赫兹射频电路、至少一个信号接收太赫兹射频电路、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本振驱动信号、倍频放大器、多路功分器沿信号传输方向依次连接,信号发射太赫兹射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信号接收太赫兹射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多路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发射太赫兹射频电路设置在第一射频通道内,信号接收太赫兹射频电路设置在第二射频通道内。
10.一种太赫兹雷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波导结构,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赫兹雷达系统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太赫兹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太赫兹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205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