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电厨房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9813.3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华光辉;许晓慧;祝建军;栗峰;孙檬檬;廖家齐;胡汝伟;梁兆洪;孔爱良;周邺飞;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厨房 用电 安全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电厨房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和方法,包括:全电厨房接线模块,连接在配电箱与全电厨房设备之间,且全电厨房接线模块中电线的线径根据所述全电厨房设备的额定功率进行选择,监控探测器,与配电箱和全电厨房设备连接,用于获取配电箱和全电厨房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厨房温度数据,并发送给主站系统模块,并在全电厨房发生异常状况后,控制全电厨房总断路器跳闸,主站系统模块,用于接收运行数据以及厨房温度数据,对运行数据和厨房温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预设算法,对全电厨房进行状态监测和电量分析,并存储运行数据和厨房温度数据,本发明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全电厨房进行就地监测和集中监管,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用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电厨房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商业餐饮,包括正餐、快餐、小吃、茶馆、饮料等多种服务,主要耗能设备在厨房,传统厨房的加热方式是通过空气对流将高温火焰的热量传递至炊具进行加热,热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热能随排出室外的高温尾气散失,实际使用效率只有大约30%左右,能源使用效率低、有污染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全电厨房,是指厨房内所有用能设备放弃传统的化石能源,而改用更加清洁、高效的电能,并可以满足各种菜系烹饪方式和生产需求的厨房。在基数大、分散广、不容易集中管理的各类商业餐饮领域开展全电厨房改造和应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商业餐饮电能替代相当重视,已经在大型商场、美食商铺、企事业单位食堂、全电景区等多种场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有利于逐步破解餐饮业燃气事故频发的局面。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全电厨房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包括:
全电厨房接线模块、监控探测器和主站系统模块;
所述全电厨房接线模块,连接在配电箱与全电厨房设备之间,且全电厨房接线模块中电线的线径根据所述全电厨房设备的额定功率进行选择,所述全电厨房接线模块用于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对全电厨房设备进行供电;
所述监控探测器,与所述配电箱和所述全电厨房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配电箱和全电厨房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厨房温度数据,并发送给主站系统模块,根据所述监控探测器监测到的异常运行数据和异常厨房温度数据,确定异常状况后,控制全电厨房总断路器跳闸,并通过消防总线与消防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主站系统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运行数据以及厨房温度数据,对所述运行数据和厨房温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预设算法,对所述全电厨房进行状态监测、隐患预防和电量分析,并存储所述运行数据和厨房温度数据。
优选的,所述监控探测器,包括:运行数据监测子模块以及测温探头;
所述运行数据监测子模块分别与所述厨房设备和配电箱连接,用于监控到所述厨房设备和配电箱的运行数据,并根据检测到异常运行数据,确定异常状况后,进行报警并与消防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测温探头,放置在所述全电厨房需要测温的位置,用于获取厨房温度数据,当所述测温探头检测到异常厨房温度数据时,根据所述异常厨房温度数据,确定异常状况,并控制全电厨房总断路器跳闸和声光报警。
优选的,所述运行数据监测子模块,具体用于:
监控所述厨房设备和配电箱的运行数据;
当检测到异常运行数据时,根据所述异常运行数据,确定异常状况,进行声光报警,并控制全电厨房总断路器跳闸;
通过消防总线与消防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优选的,所述监控探测器的异常状况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过压、欠压、缺相、过载、漏电、火灾和谐波超标。
优选的,所述主站系统模块,包括:
前置服务器、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发布服务器和运维工作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9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