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缺陷的改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3363.7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广;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缺陷 改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缺陷的改进方法,属于软件研发质量控制领域,方法包括:在一个迭代周期内,获取目标软件的软件测试缺陷密度;在软件测试缺陷密度未达到目标密度的情况下,计算各原因类型的累积占比;在原因类型的累积占比超过预设比例的情况下,将当前已累积的原因类型输出为主要原因;从规模模块、能力模块、管理模块、过程模块、技术模块和环境模块六个模块对主要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体分析结果,制定当前迭代周期内的整改措施并实施;重复S101至S105,进行多个迭代周期内的整改,根据多个迭代周期内的整改结果进行改进效果评价。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高效地定位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缩短测试周期,保证项目进度,提高交付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研发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件缺陷的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敏捷模式开发过程中,每一期敏捷过程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软件项目来管理,包含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应用运行等各过程。
其中,软件测试工作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软件测试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软件进行操作,以发现软件是否符合预期,以此来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
在敏捷开发模式下,虽然基本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与传统测试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新的开发模式对测试也有了新的要求,例如需要更强的团队协作,更短的测试周期和更高效的测试自动化等。
日常质量控制过程中,一个敏捷周期结束后,软件测试缺陷密度是评价软件质量的一项重要评测指标之一。软件测试缺陷密度为测试发现缺陷数与提测故事点数的比值,通常情况下需满足公司组织级要求目标。
对于不符合目标要求的敏捷周期结果,急需一种对软件测试缺陷密度评估改进的方法,目前的方法,不能快速定位影响软件缺陷密度的主要因素,难以达到预期质量影响项目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件缺陷的改进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软件测试缺陷密度评估方法难以达到预期质量,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件缺陷的改进方法,应用于基于敏捷模式开发的软件,包括:
S101:在一个迭代周期内,获取目标软件的软件测试缺陷密度。
S102:在软件测试缺陷密度未达到目标密度的情况下,计算各原因类型的累积占比。
S103:在原因类型的累积占比超过预设比例的情况下,将当前已累积的原因类型输出为主要原因。
S104:从规模模块、能力模块、管理模块、过程模块、技术模块和环境模块六个模块对主要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S105:根据具体分析结果,制定当前迭代周期内的整改措施并实施。
S106:重复S101至S105,进行多个迭代周期内的整改,根据多个迭代周期内的整改结果进行改进效果评价。
进一步地,所述迭代周期具体为两周。
进一步地,所述S101具体包括:
S1011: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获取所述目标软件的缺陷个数和提测故事点数;
S1012:根据所述缺陷个数和所述提测故事点数计算所述软件测试缺陷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S1012具体为:
根据所述缺陷个数、所述提测故事点数和公式1计算所述软件测试缺陷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3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