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物取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0764.7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刘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227;A61B1/233;A61B1/267;A61B1/06;A61B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张岑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物 取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异物处理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套管,所述的套管内套装有伸缩管,伸缩管上安装有镜头、环形灯、控制管和两个异物卡爪,环形灯套装在镜头上,环形灯和镜头套装固定在套管的一端内,两个异物卡爪分别粘接固定在控制管的一端两侧,控制管套装在伸缩管内,镜头设在两个异物卡爪之间,异物卡爪用于抓取异物,控制管用于控制异物卡爪进行抓取动作。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处理快速,防护性高,便于观察异物状况,减少人体的刺激,稳定性强,方便与外接仪器相连接的异物取出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物处理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物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异物是指由进入人体的耳鼻喉腔体外进入并停留在腔体内的物质,造成腔体堵塞,从而引发人体的不适。然而停留在腔体内的异物往往难以取出,为此,异物取出通常需要借助工具;然而在取出异物之前,需要先对人体进行诊断,即需要确定异物的位置和异物的状态,为此,医疗人员需要通过X光拍摄或摄像头伸入腔体的方式采集异物信息,然而X拍摄照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为了确保人体的健康,往往先将摄像头伸入腔体,再使用枪状镊或者异物钩等异物清理工具伸入腔体进行治疗,为了避免异物移位且方便异物清理工具取出异物,摄像头需要保持在腔体内,从而引导异物清理工具取出异物,但是异物清理工具伸入腔体的过程中以及夹持异物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摄像头的干涉,加重医疗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二次伸入往往会加大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进行治疗。另外,由于人体的耳鼻喉腔体较为狭窄,枪状镊或者异物钩难以深入腔体且还容易造成耳道或者鼻腔损伤,不利于患者进行治疗。
因此,生产一种操作方便,处理快速,防护性高,便于观察异物状况,减少人体的刺激,稳定性强,方便与外接仪器相连接的异物取出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处理快速,防护性高,便于观察异物状况,减少人体的刺激,稳定性强,方便与外接仪器相连接的异物取出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物取出装置,包括套管,所述的套管内套装有伸缩管,伸缩管上安装有镜头、环形灯、控制管和两个异物卡爪,环形灯套装在镜头上,环形灯和镜头套装固定在套管的一端内,两个异物卡爪分别粘接固定在控制管的一端两侧,控制管套装在伸缩管内,镜头设在两个异物卡爪之间,异物卡爪用于抓取异物,控制管用于控制异物卡爪进行抓取动作。
所述的伸缩管、控制管和异物卡爪分别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异物卡爪由导向板、卡扣板和连接板组成一体结构,卡扣板采用向外突出的圆弧形板状结构,卡扣板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板和连接板相连接,连接板粘接在控制管的一端上。
所述的导向板的伸出端开设有倾斜槽。
所述的异物卡爪的一侧套装有限位板,限位板采用n字型板状结构,限位板的底端粘接在控制管的一端内壁上,限位板的外侧设有透明材质制成的防护板,镜头和环形灯分别粘接在防护板的内侧,防护板套装粘接在控制管的一端内,防护板的边缘开设有限位槽,该限位槽套装在限位板上,该限位槽的形状与限位板的外形相吻合。
所述的伸缩管的一侧设有缓冲管,缓冲管套装在套管内,缓冲管与伸缩管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缓冲管与伸缩管上,缓冲弹簧和缓冲管分别套装有控制管上。
所述的缓冲管的底部设有调节螺栓,缓冲管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套装在该螺纹孔上,控制管通过调节螺栓夹紧在缓冲管上。
所述的缓冲管的底端粘接有推盘,伸缩管的底端套装粘接有支撑件。
所述的推盘的底部镶嵌有连接头,连接头与镜头和环形灯之间电性线缆,连接头的内侧通过电性线缆分别与镜头和环形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未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0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