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氧化物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10142.4 | 申请日: | 202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生;张斌;杜亚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01;F17C5/00;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氧化物分析仪,包括反应室、设置在反应室内的光电倍增管、与光电倍增管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器以及与反应室连接的待测气输入装置和臭氧输入装置,待测气输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层管、五通阀、待测气暂存罐和钼炉,待测气暂存罐包括密封罐体和设置于密封罐体内的压力膜,压力膜将密封罐体分隔为待测气区和压力气区,待测气区上连接有待测气进口和待测气出口,压力气区上连接有压力气进口和压力气出口,所示五通阀和钼炉分别与待测气进口和待测气出口连接,压力气进口和压力气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压力气进气泵和压力气排气阀;本发明的氮氧化物分析仪,有效确保对NO和含氮总量进行检测和计算时,待测气含量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监测、检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氮氧化物分析仪。
背景技术
由于NO不稳定,在空气中因紫外线和臭氧的作用很快转变为NO2,产生刺激作用。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NO浓度高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病症,严重影响人体等生物的健康和寿命。
现有技术中,在许多场所均需要对NO或氮氧化物含量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和掌握气体中NO或氮氧化物的含量,以确保对其进行吸收、消除或转化,避免对人体或生物体造成伤害。现有技术中NO的检测或监测主要是利用紫外检测法,即NO在过量的臭氧氧化下转变为激发态的NO2,激发态NO2返回基态NO2过程中会发出波长为600-1200nm的光,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信号,判断NO2的含量,换算出NO含量。
现有技术中,氮氧化物检测设备,结构复杂,在且检测中,很难确保进行计算的同一组数据中检测到的气体含量不便,影响检测精度和监测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氧化物分析仪,有效确保对NO和含氮总量进行检测和计算时,待测气含量相同。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氮氧化物分析仪,包括反应室、设置在所述反应室内的光电倍增管、与所述光电倍增管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反应室连接的待测气输入装置和臭氧输入装置,所述待测气输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双层管、五通阀、待测气暂存罐和钼炉,所述待测气暂存罐包括密封罐体和设置于所述密封罐体内的压力膜,所述压力膜将所述密封罐体分隔为待测气区和压力气区,所述待测气区上连接有待测气进口和待测气出口,所述压力气区上连接有压力气进口和压力气出口,所示五通阀和所述钼炉分别与所述待测气进口和所述待测气出口连接,所述压力气进口和所述压力气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压力气进气泵和压力气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双层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两端分别设置有内管进气口和内管排气口,所述外管上连接有向外管内输入平衡气的外管进气口,所述内管排气口与所述五通阀连通,将待测气输入所述五通阀,所述内管进气口上连通有待测气输入泵。
优选地,所述待测气输入泵的排气口上连接的有并接的第一氧化过滤器和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氧化过滤器的出气口和第一导气管远离所述待测气输入泵的端部均与所述双层管的内管上的内管进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五通阀包括有与双层管的内管上的内管排气口连通的总进气口、与所述密封罐体的待测气进口连通第一出气口、与臭氧输入装置连通的第二出气口、与双层管的外管上的外管进气口连通的第三出气口以及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第四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钼炉包括炉体、置于所述炉体内的钼加热丝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钼炉进气口和钼炉出气口,所述钼炉进气口与所述密封罐体的待测气出口连接,所述钼炉出气口与所述反应室连通;所述炉体内还设置有导气盘管,所述导气盘管两端分别延伸出所述炉体并分别连通反应室的废气出口和外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10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