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9602.8 | 申请日: | 2022-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涛;郭永涛;谢海峰;李军伟;张旭华;刘建永;马永飞;寇丽梅;赵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02;B66B1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302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笼 超载 滞留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及方法,应用于煤矿副立井提升机控制系统领域,包括:摄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无线模块、供电模块、光幕门禁、提升机控制系统;提升机控制系统与光幕门禁通过网络连接通讯;摄像检测模块通过RS485与报警模块连接;摄像检测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与提升机控制系统连接;供电模块分别与摄像检测模块、无线模块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对罐笼内的安全隐患、事故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且自动提示,并联动提升机进行快速响应动作,从而避免事故扩大化,对于提升煤矿的监管水平,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副立井提升机控制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副立井担负着煤矿人员及物料的提升任务,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上下井口安全及生产效率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为了提高煤矿副立井操车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研发人员对操车系统进行了不断改进。目前,国内煤矿副立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基本实现了集中自动控制,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现场启动及操车的方法,改善了工作条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然而,依然存在着系统功能不完善、数据上传不便、各子系统自动化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尤其是对罐笼内的智能检测、突发事故发生,不能及时发现及快速响应,导致事故扩大化。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罐笼内的安全隐患、事故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且自动提示,并联动提升机进行快速响应动作,从而避免事故扩大化的的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可对预设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到的预设违规行为发送至报警模块执行对应违规报警,进行对应语音提示,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同时,将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记录上传至提升机控制系统,提升机控制系统实时检测接收到的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中的预设危险行为,控制提升机停止运行进入保护状态,直到恢复正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包括:摄像检测模块、报警模块、无线模块、供电模块、光幕门禁、提升机控制系统。
提升机控制系统与光幕门禁通过网络连接通讯,用于出入罐人员的统计。
摄像检测模块通过RS485与报警模块连接,用于将实时检测到的预设违规行为发送至报警模块执行对应违规报警。
摄像检测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与提升机控制系统连接,用于将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记录上传至提升机控制系统,由提升机控制系统实时检测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中的预设危险行为。
供电模块分别与摄像检测模块、无线模块连接,用于为摄像检测模块、无线模块及报警模块供电。
可选的,摄像检测模块为AI摄像机,AI摄像机内置的核心处理模块嵌有预设违规行为的神经网络检测模型。
可选的,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可选的,供电模块为隔爆型UPS电源箱。
可选的,无线模块成对使用,配置为网桥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一种矿用罐笼超载滞留检测装置的方法,包括:
步骤(1):提升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光幕门禁的采集数据,得到出入罐人数,当罐内人数超过预设人数阈值时,关闭光幕门禁。
步骤(2):AI摄像机实时检测预设违规行为发送至声光报警器执行对应违规报警,并将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记录上传至提升机控制系统。
步骤(3):提升机控制系统实时检测违规行为照片及违规报警信号中的预设危险行为,控制提升机停止运行,直到恢复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9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