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6801.3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留兵;段春辉;曹立彦;刘晓;杜华;张宏亮;罗英;周禹;李宁;李浩;饶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112 | 分类号: | G21C17/112;G21C13/0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研究 二次 支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包括支承组件、缓冲板、支承筒体、测量板和压紧组件,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承组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承筒体的下端与所述缓冲板连接,所述测量板与所述支承筒体的上端连接,压紧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测量板的上侧面,且吊篮组件对所述压紧组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本发明通过在支承筒体的上端安装测量板,并通过测量板为为堆芯出口温度的测量提供了布置空间,如果出现便于损坏热电偶的拆除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动力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堆可以进行动力堆的相关研究,也可以开展材料、化学、同位素和医学等领域的辐照研究,研究堆是发展原子能技术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研究堆的安全性,在发生堆芯跌落事故时,需要为跌落堆芯提供二次支承,以限制堆芯跌落高度、保证控制棒组件能够顺利插入堆芯,并将吊篮组件断裂处以下部分及堆芯部件的载荷传递到压力容器底板上,为驱动线机械缓冲提供支承和定位。
目前,国内外研究堆大多采用吊篮、二次支承一体化结构,热电偶安装在堆芯出口或栅格板上,若发生热电偶损坏情况,无法对热电偶进行拆除和更换,导致堆芯部分测点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堆损坏热电偶难以更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包括:
支承组件,其具有上端和下端;
缓冲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承组件的上端连接;
支承筒体,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支承筒体的下端与所述缓冲板连接;
测量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测量板与所述支承筒体的上端连接;
压紧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测量板的上侧面,且吊篮组件对所述压紧组件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支承组件包括:
竖直设置的支承柱,其具有上端和下端,多个所述支承柱呈环形分布;
连接法兰,其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承柱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支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缓冲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承柱对应的圆孔,所述支承柱设置在所述圆孔内,且所述支承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缓冲板为上侧面设置有凸台的圆板结构,所述缓冲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缓冲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缓冲板的上侧面。
可选地,所述支承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法兰,所述缓冲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承筒体的下端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支承筒体内;
所述支承筒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支承筒体的内侧面和所述支承筒体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支承筒体的半径方向重合。
优选地,所述凸台的直径与所述支承筒体的内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测量板为圆板结构,所述测量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承筒体上端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测量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测量板的下侧面和所述测量板的上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6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
- 下一篇:一种潜手性二羧酸酯去对称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