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6801.3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留兵;段春辉;曹立彦;刘晓;杜华;张宏亮;罗英;周禹;李宁;李浩;饶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112 | 分类号: | G21C17/112;G21C13/02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研究 二次 支承 装置 | ||
1.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组件(6),其具有上端和下端;
缓冲板(5),其水平设置且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缓冲板(5)的下侧面与所述支承组件(6)的上端连接;
支承筒体(4),其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支承筒体(4)的下端与所述缓冲板(5)连接;
测量板(2),其水平设置且具有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测量板(2)与所述支承筒体(4)的上端连接;
压紧组件(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测量板(2)的上侧面,且吊篮组件对所述压紧组件(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6)包括:
竖直设置的支承柱(6-1),其具有上端和下端,多个所述支承柱(6-1)呈环形分布;
连接法兰,其水平设置,且所述支承柱(6-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支承组件(6)通过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缓冲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组件(6)还包括:
至少一个水平设置的连接板(6-2),所述连接板(6-2)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承柱(6-1)对应的圆孔,所述支承柱(6-1)设置在所述圆孔内,且所述支承柱(6-1)与所述连接板(6-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5)为上侧面设置有凸台的圆板结构,所述缓冲板(5)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5)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缓冲板(5)的下侧面和所述缓冲板(5)的上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筒体(4)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法兰,所述缓冲板(5)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承筒体(4)的下端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且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支承筒体(4)内;
所述支承筒体(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支承筒体(4)的内侧面和所述支承筒体(4)的外侧面,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支承筒体(4)的半径方向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直径与所述支承筒体(4)的内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板(2)为圆板结构,所述测量板(2)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承筒体(4)上端的端部法兰固定连接;
所述测量板(2)上设置有多个竖直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测量板(2)的下侧面和所述测量板(2)的上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筒体(4)的上端的端部法兰上设置有至少4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与设置在压力容器上的定位键(3)配合,用于限定所述支承筒体(4)相对于压力容器的径向和周向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板(2)的上侧面设置有用于引出堆芯出口温度的测量数据的引出通道(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研究堆的二次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1)包括:
与所述测量板(2)的上侧面固定连接的碟簧座;
安装在所述碟簧座上的蝶形弹簧;及
与蝶形弹簧的上端连接且可上下移动的盖板,所述吊篮组件对所述盖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68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
- 下一篇:一种潜手性二羧酸酯去对称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