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5301.8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4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生;吴建军;方丽;林宝坤;孙康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67/55;H04N5/265;G06V20/52;G06V20/40;G06V40/10;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2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出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涉及物品安防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识别采集的图像数据中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物品信息,身份特征信息包括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包括对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以获取预设物品监控信息;以及向与智能安防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上报预设物品监控信息。本公开实现了对经过人员进行识别以及对物品保护区域的监测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网络购物,快递包裹也随之增多。对于如何处理快递包裹,以及快递包裹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安防技术领域也迈进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带摄像头功能的安防设备。
但是,目前大多数安防设备只可以实现人脸识别的功能,无法识别物品并对物品进行高效监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控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智能安防设备,且包括:识别采集的图像数据中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物品信息,身份特征信息包括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包括对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以获取预设物品监控信息;以及向与智能安防设备关联的终端设备上报预设物品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采集的图像中的身份特征信息和/或物品信息之前,该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目标;响应于检测到移动目标,唤醒智能安防设备中的图像采集设备;以及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包括:基于图像识别算法,从数据库中确定身份特征信息对应的身份标识,其中,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包括:合法人员,需关注人员,无信息人员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包括:响应于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为需关注人员时,采集多个图像,并比较多个图像中预设物品的数量和位置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物品是否存在增减或移动;若存在增减或移动,向终端设备上报预设物品监控信息,其中预设物品监控信息指示需关注人员对预设物品进行操作;若不存在增减移动,向终端设备推送信息,其中推送信息用于提醒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与智能安防设备建立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包括:响应于身份特征信息的身份标识为无信息人员时,监控预设物品是否存在增减移动;若预设物品存在增减移动的情况,向终端设备发送设置请求,设置请求用于请求用户对无信息人员的身份特征信息设置标识;若物品不存在增减移动的情况,识别无信息人员是否携带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检测物品所在位置与监控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物品放置位置;和/或,检测多个物品的体积,获得物品摆放信息;当物品放置位置表征超出监控区域位置,或物品摆放信息表征有至少一个物品被遮挡时,向终端设备推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安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用于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包括:当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表征为合法人员时,控制第二摄像头保持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安防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用于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确定是否对预设物品进行监控包括:当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表征为需关注人员或无信息人员时,控制第二摄像头启动进行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终端设备发送设置请求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设置指令,设置指令中包括用户对无信息人员设置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以及将无信息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标识存储于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5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