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铜棒及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94885.7 | 申请日: | 202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培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常新铜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B22D11/00;B21C37/04;B07C5/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尹志敏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生产工艺 | ||
1.一种合金铜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钇、铝、锰、铅、锑、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锌和银。
2.一种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铜、铅、锌和铝的铜合金加入电熔炉中进行加热熔解,电熔炉中设定加热温度为1100℃,铜料熔解后,用光谱仪测定铜料中金属的重量百分比;
S2、根据S1测得的结果,在上述铜液中依次添加钇、锰、铅、锑、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和银,使铜液中各金属重量达到所述的重量比,即铜液中铜、锌、钇、铝、锰、铅、锑、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
S3、将S2中得到的铜液按直径14mm在拉丝机中进行拉铜棒处理,得到的铜棒再按所需铜接头的规格进行下料处理,即切断处理;
S4、根据S3得到的铜棒采用红冲法制得铜合金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进行铜料的检测时需要使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的表面和所述滑块的表面均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滑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的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表面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连接有多个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挤压块,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挤压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一侧连接有L形连接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一侧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活动环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栓,所述放置架的内部设置有检测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液压杆的表面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移动套的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拉动组件,所述拉动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套设有滑动套,两个所述滑动套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连接有收集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金铜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底部的两侧均连接有圆形杆,所述圆形杆的底部连接有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常新铜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常新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4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