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2300.8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柏勋;王彦朋;王婷鸽;宋晓波;张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气 泄漏 检测 系统 | ||
1.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氨气探测器、切断模块、制冷模块、管路电磁阀、水幕模块、声光报警模块、三级报警模块和通风模块;
其中,所述氨气探测器用于对氨气待检测区域进行实时氨气浓度检测,得到当前氨气浓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发送给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
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氨气探测器发送的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并将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输入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中,以使所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输出对应的报警等级控制策略;
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等级控制策略,对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切断模块、所述制冷模块、所述管路电磁阀、所述水幕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和所述通风模块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输入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中,以使所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输出对应的报警等级控制策略,具体包括:
设置第一预设氨气浓度阈值、第二预设氨气浓度阈值和第三预设氨气浓度阈值;
将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输入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中,以使所述报警等级选择机制判断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三预设氨气浓度阈值,若是,则输出三级报警控制策略;
若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不超过所述第三预设氨气浓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氨气浓度阈值,若是,则输出二级报警控制策略;
若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不超过所述第二预设氨气浓度阈值时,判断所述当前氨气浓度值是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氨气浓度阈值,若是,则输出一级报警控制策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警等级控制策略,对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切断模块、所述制冷模块、所述管路电磁阀、所述水幕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和所述通风模块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当输出所述一级报警控制策略时,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开启一级报警指示,并控制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发出声光预警,同时控制所述切断模块切断所述管路电磁阀;
当输出所述二级报警控制策略时,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开启二级报警指示,并控制所述制冷模块停止运行,同时控制所述切断模块切断所述管路电磁阀;
当输出所述三级报警控制策略时,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开启三级报警指示,并控制所述切断模块切断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制冷模块,同时开启所述水幕模块和所述通风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氨气探测器按预设顺序设置在氨气传输管路上,当检测到氨气泄漏时,获取每个氨气探测器检测到的氨气浓度值,并将所述每个氨气探测器检测到的氨气浓度值进行对比,获取氨气浓度最大值对应的第一氨气探测器,并将所述第一氨气探测器所在氨气传输管道位置设置为氨气泄漏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切断模块、所述氨气探测器、所述制冷模块、所述管路电磁阀、所述水幕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所述三级报警模块和所述通风模块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氨气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泄漏主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器、报警显示、复位按钮和应急停止按钮;
其中,所述显示器,用于对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和所述氨气探测器的初始状态进行设定,以及对所述第一预设氨气浓度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氨气浓度阈值和所述第三预设氨气浓度阈值进行设置和显示;
所述报警显示用于显示所述三级报警模块的报警指示;
所述复位按钮对所述三级报警模块的报警指示状态进行复位;
所述应急停止按钮对所述管路电磁阀进行应急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23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