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交互方法、车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91902.1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恒;王天一;韩传宇;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顾鲜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交互 方法 车辆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车辆座舱内唤醒车辆语音功能的唤醒语音请求时,确认唤醒语音请求对应的唤醒音区,在车辆语音功能被唤醒的情况下,若接收到交互音区与唤醒音区不同的第一语音请求,确认对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以根据拒识模式对第一语音请求进行处理,从而完成语音交互。本申请的语音交互方法,对于车辆座舱内多音区连续对话的场景,在当前产生语音请求的交互音区与语音助手的唤醒音区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先确认对该语音请求采用何种拒识模式,再对语音请求进行后续处理,提高在相应场景中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车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载系统的语音助手为座舱内的用户提供诸多便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实现对软件或座舱内车辆零部件的控制。由于车内空间属于共享环境,在某用户唤醒语音助手并进入连续对话后,座舱内可能存在用户与语音助手之间的对话,以及用户之间的对话,如何处理这些来自多音区的语音请求,使得语音助手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车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用于车辆,包括:
在接收到车辆座舱内唤醒车辆语音功能的唤醒语音请求时,确认所述唤醒语音请求对应的唤醒音区;
在所述车辆语音功能被唤醒的情况下,若接收到交互音区与所述唤醒音区不同的第一语音请求,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以根据所述拒识模式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进行处理,从而完成所述语音交互。
如此,本申请的语音交互方法,对于车辆座舱内多音区连续对话的场景,在当前产生语音请求的交互音区与语音助手的唤醒音区不同的情况下,需要先确认对该语音请求采用何种拒识模式,再对语音请求进行后续处理。不同拒识模式对于同一语音请求的拒识或放行的处理方式可能不同。从而在尽可能满足座舱内用户正常交流的前提下,能够将与语音助手存在真实交互需求的语音请求放行,并对用户之间的聊天等并非与语音助手进行交互的语音请求拦截,提高在相应场景中的用户体验。
所述若接收到交互音区与所述唤醒音区不同的第一语音请求,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和所述车辆语音功能被唤醒后的历史对话信息,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
如此,结合第一语音请求和以及语音助手唤醒后的历史对话信息确认对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提高准确性。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和所述车辆语音功能被唤醒后的历史对话信息,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语音请求或所述交互音区在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前的预定交互轮次内存在第一类别语音请求,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第一拒识模式;
若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及所述交互音区在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前的预定交互轮次内不存在所述第一类别语音请求,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第二拒识模式,所述第二拒识模式对语音请求的拒识程度高于所述第一拒识模式。
如此,如果在包括第一语音请求以及第一语音请求之前的预定交互轮次内存在预定类别的语音请求,那么可认为用户与语音助手进行交互的概率较高,确认对第一语音请求采用拒识程度较为宽松的拒识模式。如果在包括第一语音请求以及第一语音请求之前的预定交互轮次内都不存在预定类别的语音请求,那么就对第一语音请求采用拒识程度较高的拒识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和所述车辆语音功能被唤醒后的历史对话信息,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的拒识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语音请求或所述交互音区在所述第一语音请求前的预定时间内存在第一类别语音请求,确认对所述第一语音请求采用第一拒识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91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