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9670.6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鸿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N12/06;B01D29/03;B01D29/94 |
代理公司: | 杭州航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8 | 代理人: | 王乔峰 |
地址: | 311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副产品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一体机框,所述一体机框的顶部固定卡设有蒸煮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烘干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底部固定卡设有清洗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顶端密封设有封盖,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体机框,一体机框上设置蒸煮机构、烘干机构和清洗机构及置物组件,灵活调节竹笋在一体机框中的高度位置,便于通过蒸煮机构、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进行竹笋的蒸煮、持续性喷淋清洗冷却和烘干一体化加工,相比传统蒸煮后移出进行清洗和烘干,有效提升了竹笋的整体加工效率,且能够防止竹笋出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竹笋市场四季的需求,现有技术通常将新鲜竹笋加工成笋干和竹笋罐头,但新鲜竹笋制成笋干虽然能够延长一定的食用期,却使竹笋的口感有所下降,且营养成份极易流失,从而不利于其食用价值的发挥;竹笋罐头采用煮沸及密封来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但对竹笋的口感、风味以及营养价值没有改进。有些竹笋的保鲜则是利用化学添加剂贮藏,即利用化学添加剂(即防腐剂)进行熟笋保鲜,但是经防腐剂处理后的熟笋长期过量摄入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对竹笋的酸度,脆度方面有缺陷。近来,微生物发酵制品以其营养保健及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乳酸菌在竹笋发酵中具有提高竹笋制品的营养价值,改善竹笋制品的风味,防止腐败,延长保质期;
在进行竹笋的加工时,通常需要对竹笋进行蒸煮,蒸煮后需要在将竹笋单独运输至冷却机构中进行冷却,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竹笋损坏,导致加工比较麻烦,且严重影响了竹笋的加工质量和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蒸煮,将待加工的带皮竹笋放入到加工一体机构中进行蒸煮;
步骤二、冷却,将蒸煮后的竹笋在加工一体机构中进行冷却;
步骤三、烘干,将冷却后的竹笋在加工一体机构中进行烘干;
步骤四、剥壳,将烘干后的竹笋从加工一体机构中运出,并置于剥壳装置中进行笋壳剥离;
步骤五、发酵,将笋壳剥离后的竹笋放置到敞口容器中,并注入冷水淹没竹笋,在敞口环境下进行发酵;
步骤六、杀菌,将发酵后的竹笋切块后装入到罐装容器中,并将该容器放入蒸气箱中蒸煮杀菌;
步骤七、冷却,在罐装容器中注入沸水并同时对罐装容器进行封罐,自然冷却至常温。
加工一体机构包括一体机框,所述一体机框的顶部固定卡设有蒸煮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烘干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底部固定卡设有清洗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循环机构,所述一体机框的顶端密封设有封盖,所述一体机框、蒸煮机构、烘干机构和清洗机构的侧部固定卡设有置物组件。
优选地,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平移纵框和置物框,所述平移纵框固定卡接在一体机框、蒸煮机构、烘干机构和清洗机构的侧部,所述置物框位于一体机框中,所述置物框靠近平移纵框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滑座,所述平移纵框靠近置物框的一侧开设有和滑座对应的纵滑槽,所述滑座滑动卡接在纵滑槽中,所述平移纵框中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所述滑座中固定卡设有内螺管,所述驱动螺杆螺纹插接在内螺管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螺杆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冠齿轮,所述平移纵框的底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延伸进纵滑槽中并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鸿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鸿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96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