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2蛋白二聚体的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6588.8 | 申请日: | 202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包艳芳;林密;何莉;袁红;蒋韬;卢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兽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68;G01N33/543;G01N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2 蛋白 二聚体 猪瘟 病毒 化学 发光 抗体 检测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2蛋白二聚体的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体外诊断产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包括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反应体系,其中包含的磁微粒混悬液中含有磁微粒偶联猪瘟病毒E2二聚体蛋白。与猪瘟病毒E2单聚体蛋白制备的试剂盒以及商品ELISA检测试剂盒相比,本发明所述试剂盒不仅能准确定量检测猪血清中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并且具有自动化、高敏感性、高重复性检测特点,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2蛋白二聚体的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irus,CSFV)引起的是一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传染病。
现有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技术方法有病毒中和实验,正向间接血凝、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纸条等,其中,中和实验需要进行活毒操作,实验条件苛刻,安全防护级别要求较高,临床应用较少;正向间接血凝检测方法敏感性低,试剂盒保存期短;试纸条虽然检测方便,但是不能定量;故 ELISA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但其缺点在于耗时较长、不能准确定量检测、自动化困难。所以建立一种能准确定量、高敏感性、全自动化、快速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方法很有必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技术是将化学发光体系和免疫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诊断技术,通过将免疫信号放大转化为化学发光信号,检测发光强度从而检测相应物质的含量。第一代的 CLIA技术是在发光板上进行反应,除底物变为化学发光体系外,其余步骤和ELISA基本相同,故也存在大量检测费时费力、自动化难度高等问题。第二代CLIA技术使用纳米材料作为固相反应载体,使得抗原抗体反应在反应管中以更接近液相的体系进行,即管式化学发光法,其减少空间位阻的影响,使得抗原抗体反应更为充分,从而实现自动化、高敏感性检测。虽然此方法已经用于人医乙肝三项、肿瘤标志物等的检测,兽医上也开始使用此方法检测口蹄疫O、A、Asia 1型抗体等,但是由于检测对象的不同,使用抗原、抗体等关键原料不同,其检测体系并不能通用,检测效果相差很大。目前缺乏自动化、高敏感性检测猪瘟病毒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E2蛋白二聚体的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够定量检测猪血清中猪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并且实现自动化、高敏感性、高重复性检测,可满足临床检测中使用方便操作简便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2蛋白二聚体的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反应体系;
所述猪瘟病毒管式化学发光抗体检测反应体系包括磁微粒混悬液、稀释液、酶标抗体工作液;
所述磁微粒混悬液中含有磁微粒偶联猪瘟病毒E2二聚体蛋白。
优选的,所述磁微粒偶联猪瘟病毒E2二聚体蛋白为每1mg磁微粒偶联 1μg~10μg猪瘟病毒E2二聚体蛋白。
优选的,所述磁微粒为磁性Fe3O4微粒。
优选的,所述酶标抗体工作液中酶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所述酶标抗体工作液中抗体为兔抗猪IgG。
优选的,所述稀释液为0.1M pH值为7的MOPS缓冲液;
所述MOPS缓冲液为含质量百分含量0.1%~2%的BSA、体积百分含量 0.01~0.5%的Tween-20、体积百分含量0.01~0.5%的ProClin300、0.01~0.5M 的MgCl2、0.01~0.5M的NaCl、质量百分含量0.05~3%的水解乳蛋白和质量百分含量0.1~1%的PEG的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兽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兽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6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沉积方法
- 下一篇:MAGE-A1特异性T细胞受体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