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护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5826.3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键;陈蔡辉;陈兵;徐敏;黄君;潘宸;殷云峰;沈树民;王鹏;高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电厂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1D19/02;E01D101/4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林再颐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撞护舷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撞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撞护舷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防撞护舷本体包括:第一防撞护舷和第二防撞护舷,所述第一防撞护舷与所述第二防撞护舷固定;所述第一防撞护舷的周侧设有第一外缘板,所述第一外缘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防撞护舷的固定端;所述第二防撞护舷上的周侧设有第二外缘板,所述第二外缘板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撞护舷的固定端;所述第一防撞护舷和所述第二防撞护舷的内部设有缓冲消能元件。本发明可以防止船舶直接撞击桥墩;可以缓冲消能,减小船舶撞击力,最终达到保护桥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护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输煤栈桥已经建成通车时间长,大桥自身的承载能力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 和车辆通行密度的增大也有所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桥结构的整体受 力性能。再者随着桥区通航船舶密度的增加,栈桥遭受船舶撞击的风险也随之 增,近年来,船舶撞击桥梁的事故屡见不鲜,触目惊心。
桥梁防撞系统可以阻止船舶撞击力传到桥梁结构,或者通过缓冲消能延长 船舶的碰撞时间,减小船舶撞击力,提升桥梁安全。防撞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 桥梁结构的自身抗撞能力、桥梁结构的外形、水流的速度、水位变化情况、通 航船舶的类型、碰撞速度等因素进行。采取船舶管理措施虽可减少船舶撞击桥 墩的概率,但却不能彻底消除船舶撞击桥墩的可能性,因此对抗力不足或安全 储备较小的桥墩仍需要采取提升桥梁安全的防撞系统。
现有的通航桥梁防撞装置多采用在承台或桥墩周围套上钢结构套箱,该消 能设施利用刚才塑性变形的变形,吸收了部分碰撞能量,并且延长了接触时间, 但是这种钢套箱通常在受到单次撞击后修复比较困难,同时碰撞时船体易受伤, 另外这种钢套箱自身的重量比较重,会增加桥墩的受压,且钢材常年在水中, 特别是海水中,很容易锈蚀,维护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护舷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将第一防撞护舷和 第二防撞护舷固定到桥墩上,防止船舶直接撞击桥墩;第一防撞护舷和所述第 二防撞护舷的内部设有缓冲消能元件,可以缓冲消能,减小船舶撞击力,最终 达到保护桥梁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护舷,所述防撞护舷本体包括:
第一防撞护舷和第二防撞护舷,所述第一防撞护舷与所述第二防撞护舷固 定;
所述第一防撞护舷的周侧设有第一外缘板,所述第一外缘板固定在所述第 一防撞护舷的固定端;
所述第二防撞护舷上的周侧设有第二外缘板,所述第二外缘板固定在所述 第二防撞护舷的固定端;
所述第一防撞护舷和所述第二防撞护舷的内部设有缓冲消能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缘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 述第二外缘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缘板和所述第一防撞护舷之间间隔设有 若干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撞护舷和所述第二防撞护舷的内部设有 若干个方形钢架,设于所述第一防撞护舷内部的所述方形钢架的长度小于第一 防撞护舷防撞面和固定面之间的距离;设于所述第二防撞护舷内部的所述方形 钢架的长度小于第二防撞护舷防撞面和固定面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形钢架之间填充缓冲材料,所述缓冲材料中 放置所述缓冲消能元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消能元件包括第一消能元件和第二消能元 件,所述第一消能元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消能元件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撞护舷上开设有透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撞护舷设有倒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南通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5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