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84829.5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8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张纯;章泽恒;吴超男;彭国卿;龚翠云;章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苏友云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利格列汀 映异构体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可以在一个色谱条件下同时分离测定利格列汀和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两者的色谱峰分离度均较好,检测限、定量限也均符合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要求,灵敏度高,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利格列汀生产过程中对杂质利格列汀异构体的监控,有利于控制、提高利格列汀的质量;同时操作简单,检测时间段,非常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中对原料药的质量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利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以在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在制备过程中,反应原料中(R)-2-氨基哌啶二盐酸盐的光学异构体(S)-2-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存在,与其他反应原料反应,生成了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作为杂质残留在利格列汀原料药中,一方面,根据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手性药物的不同立体异构体在药效、药代及毒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该异构体很可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影响疗效;另一反面,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存在于原料药中,直接影响利格列汀的纯度,降低利格列汀产品的质量。因此,为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本品对映异构体进行研究,迫切需要对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进行检测控制,从而获得合格的成品。
目前手性药物分离以正相色谱法为主,如董海霞(董海霞.HPLC法测定利格列汀的S-异构体[J].山东化工,2017,46(10):2.)公开了一种HPLC法测定利格列汀的S-异构体的方法,该采用AD-H正相色谱柱,流动相为乙醇-乙醇胺 (100:0.1),柱温22℃,流速0.4ml/min,在220nm处进行正相色谱测定;类似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含量的方法,采用大赛璐AD-H正相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三氟乙酸 (60:40:0.1),柱温20℃,流速1.0ml/min,在220nm处进行正相色谱测定。上述正相色谱法均能较好的对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进行测定,但是该方法手性分离系统适用性窄,检测仪器要求无水和无机盐,所采用的流动相成本较高,所采用的试剂毒性较大;并且,一般均需提前置换系统,效率低,且置换过程复杂,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仪器和色谱柱堵塞,操作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正相色谱法试剂成本高毒性大,操作麻烦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所述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在利格列汀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检测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所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条件为:
采用直链淀粉硅胶手性柱作为色谱柱,在22222℃柱温,0.821.2ml/min流速条件下,以0.0220.12mol/L醋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A,以乙腈作为流动相B,在A:B体积比为(7002900):(1002200)的条件下进行等度洗脱,292nm检测波长处进行检测。
发明人研究发现,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在224nm和296nm处有较大吸收,且在224nm处吸收远大于296nm,现有技术在对其进行检测时波长一般选择224 nm处波长,本发明创造性地选择296nm作为检测波长,虽然利格列汀对映异构体响应值相对减小,但高波段检测器噪音较末端吸收小,灵敏度增大。
优选地,所述色谱柱为CHIRALPAK AD-H直链淀粉硅胶手性柱4.6mm× 220mm,2μm。
进一步地,所述醋酸铵溶液的pH为426。
优选地,所述流动相A为0.1mol/L醋酸铵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848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