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9169.1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宁宏军;孙占方;杨涛;蔡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清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覃钊雄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组均流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包括BMS电池管理模块和MOS管阵列;其中MOS管阵列设置在各锂电池组并联支路中,用于对各并联支路进行均衡和限流;BMS电池管理模块与MOS管阵列连接,用于根据在锂电池组充放电的过程中根据各并联支路的电流调整MOS管阵列的开通状态。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采用通过各并联支路串入MOS管阵列的方法实现,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控制MOS管阵列的开通状态,抑制充放电较快的支路,从而实现无损均流,对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无任何影响,减少电量损耗,减少热聚集,提高并联锂电池之间的容量、内阻和温度的一致性,从而提升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安全性和充放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电池在交通、储能及3C等行业大规模的应用,在大功率或大能量存储要求的应用场景中,一般会采用锂电池并联的方式,来提高锂电池包的储能能力或功率输出能力。
由于单体锂电池的电压通常在5V以内,容量一般在2~200Ah范围内,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或储能的大功率或大能量存储的需要,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将大量的单体锂电池进行串联以满足电压要求,将单体锂电池并联以满足容量要求。
当前技术条件下,由于锂电池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等问题,组成锂电池包的单体锂电池存在初始的容量、内阻等的差异,在加上应用条件的变化,会导致锂电池的容量和内阻的差异变大,支路偏流,从而会进一步加剧锂电池的容量和内阻的不一致性,加剧并联支路之间的无功充放电循环,电量损耗和热聚集,从而造成锂电池包的使用寿命降低、充放电效率降低和安全性降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电池组均流控制系统,包括BMS电池管理模块和MOS管阵列;
其中MOS管阵列设置在各锂电池组并联支路中,用于对各并联支路进行均衡和限流;
BMS电池管理模块与MOS管阵列连接,用于根据在锂电池组充放电的过程中根据各并联支路的电流调整MOS管阵列的开通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BMS电池管理模块根据在锂电池组充放电的过程中根据各并联支路的电流调整MOS管阵列的开通状态,包括:
当检测到当前锂电池组为充电状态时,计算各并联支路的电流,获取当前各并联支路的电流最大值Imax;
根据获取的最大电流值Imax判断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
当检测到最大电流值Imax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则调整最大电流所在的并联支路对应的MOS管的开通间隔,以确保各并联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均衡。
一种实施方式中,BMS电池管理模块根据在锂电池组充放电的过程中根据各并联支路的电流调整MOS管阵列的开通状态,包括:
当检测到当前锂电池组为放电状态时,计算各并联支路的电流,根据获取的电流判断各并联支路是否为小电流放电;
若当前为小电流放电,则进一步获取当前各并联支路的电流最大值Imax;
根据获取的最大电流值Imax判断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
当检测到最大电流值Imax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则调整最大电流所在的并联支路对应的MOS管的开通间隔,以确保各并联支路的放电电流均衡.
一种实施方式中,MOS管阵列包含一个或者多个MOS管并联。
一种实施方式中,MOS管阵列和BMS电池管理模块一体化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清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清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9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市场履约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宽带外抑制的平面滤波功率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