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模糊权重的滑坡风险预警规则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6363.4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祎;侯圣山;常啸寅;杨飞;杨淑云;刘昕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26;G06N3/12;G06F111/04;G06F111/08;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洁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模糊 权重 滑坡 风险 预警 规则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模糊权重的滑坡风险预警规则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包括若干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每个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包括若干风险预警规则;
步骤二:获取历史监测数据,该历史监测数据包括位移量和降雨量,以日为单位将对应的位移量和降雨量进行统计,每日数据作为一组样本数据;
步骤三:以所述步骤二的样本数据对所述步骤一所构建的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中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进行训练,得到每个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每日的适应度得分MSErisk,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当日的位移量Si和降雨量Ai,根据构建的隶属度函数,将位移量Si和降雨量Ai的数值转换成对应的风险等级;
步骤2: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匹配,利用位移量Si及降雨量Ai的风险等级匹配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中的风险预警规则,当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中的风险预警规则的位移及降雨的风险等级与位移量Si及降雨量Ai的风险等级相等时风险预警规则被匹配成功;
步骤3:利用构建的隶属度函数分别得到所述步骤2被匹配成功的各风险预警规则的位移风险等级、降雨风险等级及结果风险等级对应的隶属度;
步骤4:取所述步骤3得到的位移风险等级隶属度及降雨风险等级隶属度中的小值作为对应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的风险预警规则置信程度值,用该置信程度值对对应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所有被匹配成功的风险预警规则的结果风险对应的隶属度函数曲线进行截取,截取小于置信程度值的部分作为输出并叠加;
步骤5:对所述步骤4的输出进行去模糊处理,得到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的具体模糊程度值作为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的预警得分Si;
步骤6:根据以下公式得到当日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的适应度得分MSErisk;
MSErisk=(Di′-Si′)2
Si′=(Si-Smin)/(Smax-Smin)
Di′=(Di-Dmin)/(Dmax-Dmin)
Si′为归一化后的位移值,Si为当日预警得分,Smin为历史最小预警得分,当选取第一日数据时,Smin取值为0;Smax为历史最大预警得分,当选取第一日数据时,Smax取值为当日预警得分;Di′为归一化后的下一日位移,Di为当日的下一日位移值,Dmin为所取历史数据中最小位移值,Dmax为所取历史数据中最大位移值;
步骤四: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步骤一所建立的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中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在所取历史周期内的最终得分MSE′risk;
式中:N表示历史周期,单位为天;
步骤五:选取最终得分MSE′risk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作为最终风险预警规则库用于风险预警;或者将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及其最终得分作为输入,利用遗传算法迭代,不断优化预警规则,最终输出最终得分小于等于预设阈值的子初始风险预警规则库作为最终风险预警规则库用于风险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模糊权重的滑坡风险预警规则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在获取历史监测数据后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并对毛刺数据进行平滑后再以日为单位将对应的位移量和降雨量进行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未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63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