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6232.6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3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施正香;桂锦明;杜欣怡;王朝元;王琦;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G01G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栓系式 牛舍 清理 称量 设备 | ||
1.一种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中栓系式牛舍内设置有两排卧栏(12),每排卧栏(12)包括多个卧床(13)且配置有一条粪沟(14),粪沟(14)的排粪端下方设置有化粪池(15),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套粪污传送装置(2),分别设置于两条粪沟(14)内;
两套称粪装置(3),设置于化粪池(15)内,且两套称粪装置(3)分别位于两套粪污传送装置(2)末端的下方;
控制器,每套称粪装置(3)包括一个称粪传送电机(32)和四个称重传感器(35),每套粪污传送装置(2)包括一个粪污传送电机(21),两套粪污传送装置(2)的粪污传送电机(21)、两套称粪装置(3)的四个称重传感器(35)及称粪传送电机(32)均与控制器相连;
其中,所述粪沟(14)的底部设置有坡度,且坡度从排粪端至远离排粪端坡度自高向低依次降低;每个卧床(13)设置有一个奶牛限位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栏(12)包括多根立柱(121)、一根横杆(122)和多根卧栏架(123),多根立柱(121)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挡墙(11)上,一根横杆(122)设置在多根立柱(121)的顶端;所述卧栏架(123)包括上水平杆、下水平杆和斜杆,一个卧栏架(123)的上水平杆和所述下水平杆分别设置在多根立柱(121)的上端和下端,上水平杆和下水平杆的外端通过斜杆连接,由此形式四边形框架;
每根卧栏架(123)分别通过一根立柱(121)固定于所属的挡墙(11)上;
相邻的两根立柱(121)及其之间的横杆(122)、两根卧栏架(123)以及底板(1)的表面共同围成了一面敞开的能栓系奶牛且容奶牛栖息的卧床(13);
每个卧床(13)配置有一个奶牛限位杆(16),奶牛限位杆(16)的两端分别配置有固定套筒(160),两个所述固定套筒(160)分别套在卧床(13)的两个卧栏架(123)的上水平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每套所述粪污传送装置(2)还包括运粪传送带(20)、第一主动辊轮(22)和第一从动辊轮(23),
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和所述第一从动辊轮(23)分别设置于栓系式牛舍内对应的粪沟(14)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从动辊轮(23)设置于粪沟(14)的排粪端,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设置于远离排粪端的另外一端;
所述运粪传送带(20)的两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和所述第一从动辊轮(23)上,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和所述第一从动辊轮(23)之间的所述运粪传送带(20)的内侧均匀间隔设置有传送带承重托辊(26);
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内设置有主动辊轮轴(220),所述主动辊轮轴(220)与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辊轮轴(220)和所述粪污传送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链轮(210),所述主动辊轮轴(220)的链轮(210)和所述粪污传送电机(21)的输出轴的链轮(210)通过链条(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粪传送带(20)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隔板(201),每相邻两个隔板(201)的间距等于单个卧床(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粪传送带(20)上均匀分布有排尿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粪传送带(20)的两侧设置有裙边(20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系式牛舍内的粪污清理与称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动辊轮(22)和所述第一从动辊轮(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固定挡板(203),所述固定挡板(203)的上部下翻,下翻部分的下沿低于运粪传送带(20)的裙边(202)的上沿,且裙边(202)内嵌于固定挡板(203)的上部下翻形成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6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