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柔性气体的传感纤维网络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5510.6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智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9/06 | 分类号: | G01L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刘威威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柔性 气体 传感 纤维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空间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气体的传感纤维网络。其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器用于构建一个平面坐标系,对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进行排序,并以径向电阻束作为横坐标x,纬向电阻束作为纵坐标y;控制器接收各个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对应的电阻i,并计算电阻差;获得Fxi和Fyi和总压力,并查找一个预先的设置的总压力‑气体流动风力信息表,获得气体流动风力;对Fxi和Fyi分别进行其坐标上的正态分布;然后进行三维拟合处理获得气体流动风力的三维分布模型。通过检测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上的电阻,可以大大的减少传感纤维网络的厚度,可以实时进行检测,且缩减成本,检测能力强,适用能力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气体的传感纤维网络。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网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呈现着错综复杂、相互交叠的立体特征,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能量输送、物质传输、信息传递、排涝减灾和废物排弃的重要载体。
目前地下管网的气压检测都是通过气压阀门的方式,但是对于深埋于地下的气体管网中的气压检测是没有办法通过气压阀门对于目前的地下气体运输网络,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地下气体输送管网长埋于地下,没有办法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气体的传感纤维网络,所述的柔性气体的传感纤维网络包括:径向电阻束、纬向电阻束和支撑圈;
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均阵列式的设置多组,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相互垂直设置并形成网格结构,气流的方向与径向电阻束、纬向电阻束的分布面垂直;支撑圈形成支撑结构,用于使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展开;
电阻测量仪,与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电连接,用于检测并获得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的电阻值;
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构建一个平面坐标系,对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进行排序,并以径向电阻束作为横坐标x,纬向电阻束作为纵坐标y;控制器接收各个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对应的电阻Rxi和Ryi,并计算电阻差△Rxi=Rxi-Rxi’,△Ryi=Ryi-Ryi’,其中,Rxi’和Ryi’分别是无气体流动时各个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的电阻;获得Fxi、Fyi和总压力并查找一个预先的设置的总压力-气体流动风力信息表,获得气体流动风力;对Fxi和Fyi分别进行其坐标上的正态分布;然后进行三维拟合处理获得气体流动风力的三维分布模型。
优选的:所述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相互间隔穿插设置并形成交叉点,使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的分布面处于同一连接层面。
优选的:所述径向电阻束、纬向电阻束的分布面存在气流方向差,形成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的两个连接层面。
优选的:所述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均由碳纤维轴心和基体聚合物组成。
优选的:所述基体聚合物是以注塑方式包覆在碳纤维轴心的表面,基体聚合物固化在碳纤维轴心上形成具有弹性的柔性复合层。
优选的:所述基体聚合物是TPS、TPO、TPV、SBS、SIS、SEBS、EPM、POE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径向电阻束和纬向电阻束均由若干根碳纤维丝拧结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智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智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5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涂布装置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苯磺酰氯的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