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4435.1 | 申请日: | 202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祝飞飞;周欣;陶鹏;杨莉萍;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叠合 板现浇带吊模 施工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属于叠合板现浇带施工技术的领域,其包括叠合板以及叠合板间形成的现浇缝,还包括模板和若干钢撑,叠合板侧壁设有预埋筋,若干钢撑分布在各个叠合板下方并沿叠合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叠合板下方的钢撑一一对应,叠合板支撑在钢撑上,模板位于现浇缝下方并与两侧的叠合板相抵,模板两侧对应的钢撑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模板相连,模板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有两排拉块,各个拉块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预埋筋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叠合板吊模施工安全性和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叠合板现浇带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也称作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在建筑施工时,相邻的叠合板之间会形成现浇缝,需要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由于后浇带位置较高,后浇带浇筑的模板安装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模板安装安全性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施工装置,包括叠合板以及叠合板间形成的现浇缝,还包括模板和若干钢撑,所述叠合板侧壁设有预埋筋,若干所述钢撑分布在各个叠合板下方并沿叠合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叠合板下方的钢撑一一对应,所述叠合板支撑在钢撑上,所述模板位于现浇缝下方并与两侧的叠合板相抵,所述模板两侧对应的钢撑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模板相连,所述模板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有两排拉块,各个所述拉块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预埋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站在地面拉动牵引绳,牵引绳带动模板向上移动并支撑在叠合板下方,拉块与预埋筋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将模板吊挂住,模板将现浇缝挡住,待操作者向现浇缝中浇筑混凝土并凝固后,解除第一连接件便可通过牵引绳将模板下放至地面,无需人工进行高空作业,提高了吊模施工的安全性;此外,由于钢撑在叠合板吊装前就已安装就位,因此无需搭建新的钢撑,既节省了钢撑资源,又缩短了钢撑搭建时间,提高了吊模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限位杆和芯轴,所述模板上在对应拉块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芯轴设有两个且均转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限位杆呈弧形并与芯轴一一对应,所述芯轴同轴位于限位杆内侧并通过第一支杆与限位杆相连,所述拉块底端开设有供限位杆转动插入的限位孔,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位于两个限位杆之间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传动单元驱使两个限位杆同步转动,所述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槽底连接,所述钢撑上设有用于驱使滑块移动的联动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转动插入限位孔内,将拉块与模板固定在一起;限位杆采用弧形结构,限制了拉块和模板在横向和纵向的位移,连接稳定。
可选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设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滑块相背的两侧,所述齿轮与齿条一一对应并与凹槽内壁转动连接,两个限位杆侧壁均设有与齿轮啮合的外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移动时带动齿条移动,齿条驱使齿轮转动,齿轮与外齿啮合,带动限位杆转动插入或转出限位孔,定位准确。
可选的,所述联动单元包括吊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模板底面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滑槽,所述吊杆与拉块一一对应,且吊杆的一端插接在滑槽内,部分所述吊杆远离模板的一端与牵引绳连接,所述模板每侧对应的各个所述吊杆上均设有限位框,各个所述限位框内穿设有联动杆,所述吊杆侧壁通过第二弹簧与模板底面相连,所述滑块侧壁垂直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位于吊杆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4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