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72347.8 | 申请日: | 2022-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6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涛;王蛟龙;历妍;许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84;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尤玲玲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试样 加工 精度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相机装置及识别检测装置,相机装置包括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和俯视相机,正视相机用于设置于试样本体的前方以对试样本体的前方拍摄,侧视相机用于设置于试样本体的左侧方或右侧方以对试样本体的左侧方或右侧方拍摄,俯视相机用于设置于试样本体的上方以对试样本体的上方拍摄,识别检测装置与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及俯视相机连接,识别检测装置用于识别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及俯视相机的拍摄图像,并对拍摄图像进行测量。本发明方案,通过相机装置的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及俯视相机可实现对试样本体不同面的成像,识别检测装置对成像进行识别、测量角度,提高检测精度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厂在生产时必须对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检验钢材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力学性能检测项目包含冲击试验,冲击试验的试样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尺寸要求,所有冲击试样的加工精度是否达到检测标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
现有加工平台上缺少检测装置,一般是在冲击试样加工完成后,人为采用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等检测工具进行测量,测量效率低、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采用人工检测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包括相机装置及识别检测装置,所述相机装置包括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和俯视相机,所述正视相机用于设置于试样本体的前方以对所述试样本体的前方拍摄,所述侧视相机用于设置于所述试样本体的左侧方或右侧方以对所述试样本体的左侧方或右侧方拍摄,所述俯视相机用于设置于所述试样本体的上方以对所述试样本体的上方拍摄,所述识别检测装置与所述正视相机、所述侧视相机及所述俯视相机连接,所述识别检测装置用于识别所述正视相机、所述侧视相机及所述俯视相机的拍摄图像,并对所述拍摄图像进行尺寸测量。
本发明所述的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相机装置的正视相机、侧视相机及俯视相机分别用于位于试样本体的不同方向,以对试样本体的不同面进行成像显示,示例性地,可对所述试样本体的前方、右侧方及上方进行拍摄图像,将相机装置的拍摄结果传输到识别检测装置,识别检测装置识别图像,并分别测量三幅拍摄图像上的试样本体的长度、高度、缺口角度等相关尺寸,将现有直接用量尺测量三维空间下试样本体的尺寸,转化为二维平面测量,测量方便,精度高,而且本发明所述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智能化程度更高,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地,该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还包括送样机构和试样托盘,所述相机装置设于所述送样机构的一端,所述试样托盘用于放置所述试样本体,所述试样托盘设置于所述送样机构上,所述送样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试样托盘向靠近所述相机装置一端运动,以使所述试样本体同时位于所述正视相机、所述侧视相机及所述俯视相机的拍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试样托盘上设有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试样托盘上是否有所述试样本体,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所述送样机构连接,当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试样托盘上有所述试样本体时,所述送样机构驱动所述试样托盘沿第一方向运动到预设位置。
可选地,该冲击试样加工精度检测系统还包括试样定位装置,所述试样定位装置设于所述相机装置一侧,所述试样定位装置用于对运动到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试样本体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试样定位装置上设有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与所述相机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试样本体是否定位到位,当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到所述试样本体定位到位后,所述相机装置对所述试样本体进行拍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华工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72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