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夜间防撞警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5848.3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薛雨桐;张乐乐;孙露;应霞;陈思雨;崔婷;陶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间 警示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夜间防撞警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夜间防撞警示方法包括: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一距离;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接收行驶信息;若行驶信息指示转向,则向投影装置发送转向指令,使投影装置显示与目标转向对应的转向标识;实时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依据第二距离确定投影装置的实时投影角度,所有实时投影角度对应的投影位置均相同;其中,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向投影装置发送实时投影角度,使投影装置投影到目标路口的指定地面上。本申请在通过路口之前,通过在目标路口的地面上的指定位置对本车的转向规划进行投影,给周边盲区的行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等以提醒作用,提升小区内的驾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夜间防撞警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小区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且小区内人口密集,道路狭窄、复杂、路口较多,行人和车辆、车辆和车辆之间交集在逐年增长,但由于小区绿化带的部分遮罩造成大量驾驶盲点区域,且夜晚道路照明条件较差,驾驶员与行人视野有局限,易发生碰撞事故。尤其在小区转弯口处,常常因为车辆处于视野盲区且车速较快,无法及时传达转向信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目前传统车辆在道路复杂的环境下,往往只能依靠转向灯向行人或车辆传递转向信息,但在绿化遮挡的视野盲区路段无法准确传达信息。部分小区转弯处配备凸面镜,便于转向来车的预警,但夜晚环境下照明不足,该凸面镜无法完成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夜间防撞警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在通过路口之前,通过在目标路口的地面上的指定位置对本车的转向规划进行投影,给周边盲区的行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等以提醒作用,提升小区内的驾驶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夜间防撞警示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一距离;
若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则接收行驶信息;
若行驶信息指示转向,则向投影装置发送转向指令,使投影装置显示与目标转向对应的转向标识;
实时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依据第二距离确定投影装置的实时投影角度,所有实时投影角度对应的投影位置均相同;其中,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向投影装置发送实时投影角度,使投影装置投影到目标路口的指定地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
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三距离;
若第三距离小于第二阈值,则向投影装置发送关闭指令,使得投影装置停止工作;
其中,第三距离小于第一距离,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优选地,第一距离来自车载导航系统或移动终端的导航应用程序。
优选地,行驶信息来自车载导航系统、移动终端的导航应用程序或车辆的转向系统。
优选地,夜间防撞警示方法由车载中控系统执行。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夜间防撞警示装置,包括第一距离接收模块、行驶信息接收模块、转向指令发送模块、投影角度确定模块以及投影角度发送模块;
第一距离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一距离;
行驶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接收行驶信息;
转向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行驶信息指示转向时向投影装置发送转向指令,使投影装置显示与目标转向对应的转向标识;
投影角度确定模块用于实时接收车辆与目标路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并依据第二距离确定投影装置的实时投影角度,所有实时投影角度对应的投影位置均相同;其中,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5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节流结构以及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