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4299.8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翔;李玮;刘向君;梁利喜;张家伟;熊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型 孔洞 碳酸盐 胶结 指数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对碳酸盐岩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和孔隙度测试,得到核磁共振T2谱和气测孔隙度φ;
S2、核磁共振T2谱中以双峰之间的波谷处所对应的弛豫时间为分界线,将核磁共振T2谱分成短弛豫时间和长弛豫时间两部分,短弛豫时间部分反映孔隙特征,长弛豫时间部分反映溶洞特征,孔隙和溶洞对应的核磁谱的峰值横向弛豫时间之比即为孔隙-溶洞半径比RR;
S3、通过迭代方程计算等效溶洞半径rs:等效溶洞半径的迭代方程如下:
其中,B=πτRR2,
式中,φ是气测孔隙度;
RR是孔隙-溶洞半径比;
rs+1是等效溶洞半径的s+1次近似值;
τ=Lm/L,Lm是等效孔隙路径长度;L是等效孔隙路径末端之间的距离;
迭代终止条件为|rs+1-rs|<0.001,最终计算出等效溶洞半径rs;
S4、计算地层因素F,将步骤S3计算的等效溶洞半径rs代入以下公式中计算得出地层因素F:
S5、将前述步骤计算的地层因素F和气测孔隙度φ代入以下公式计算胶结指数me:
me=-lgF/lg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6、胶结指数me区域经验校正;具体方法为,作步骤S5计算出的胶结指数me与实测胶结指数m之间的交会图,横轴为胶结指数me,纵轴为实测胶结指数m;拟合得出的公式是胶结指数的区域经验校正公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取某区域的多个孔洞型碳酸盐岩岩心样品,分别对每个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和孔隙度测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岩心样品是经切割和打磨制成的圆柱体碳酸盐岩岩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球管模型的孔洞型碳酸盐岩胶结指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分析出每个碳酸盐岩样品的核磁共振T2谱图中的短弛豫特征峰值和长弛豫特征峰值对应的横向弛豫时间;计算所有短弛豫特征峰值的横向弛豫时间平均值x,计算所有长弛豫特征峰值的横向弛豫时间平均值y,孔隙-溶洞半径比RR=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42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震击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CMM提高机器人激光扫描测量精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