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3765.0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鸿洋;程艳;张凤光;杨婷婷;汪博瑞;许丁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莲立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1/56;C02F1/72;C02F1/78;C02F3/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唐丽莎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 污泥 碳化 压滤 液纳管 达标 处理 工艺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收集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后的压滤液,送入调节池;
S2、将调节池中的压滤液通过泵输送至混凝反应池,利用混凝剂对压滤液中的颗粒物质、胶体态物质和TP进行混凝化学反应,混凝反应后流入初沉池;
S3、初沉池用来压滤液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沉淀物质送入剩余污泥处理系统,而上清液与二沉池出水回流液一起进入缺氧生物滤池;
S4、缺氧生物处理后的混合液送入厌氧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S5、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的厌氧出水与好氧池末端出来回流液一起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随后,混合液进入好氧池中进行好氧生物处理;
S6、好氧池中出来的压滤液部分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然后将一部分污泥浓缩通过泵输送至缺氧生物滤池,剩余污泥进入剩余污泥处理系统,上清液通过泵输送至高级氧化反应器,通过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和转化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CODCr及有机氮;
S7、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出水进入A/O生物滤池深度降解和去除有机物和TN,出水可达标纳管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PAC、聚铁、氯化铁、PAM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生物滤池采用生物膜工艺进行缺氧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采用带外循环的UASB或ABR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联,采用活性污泥法运行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的缺氧池和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工艺结合的运行模式,或采用MBR运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工艺为多相催化臭氧氧化工艺,是将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和活性炭的吸附结合起来进行催化氧化处理;
所述催化剂为非均相催化剂,所述非均相催化剂为多孔无机材料载型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物滤池采用生物膜工艺,所述生物膜工艺为流动床生物膜工艺或复合多介质生物滤池工艺。
9.一种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沉池、一级生化单元、二沉池、高级氧化池和二级生化单元,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固体出口通过输送装置与剩余污泥处理系统连接,所述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出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剩余污泥处理系统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浓缩出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一级生化单元的入口相连,所述二级生化单元设置为A/O生物滤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市政污泥水热碳化压滤液纳管达标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生化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缺氧生物滤池、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
所述缺氧生物滤池的入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初沉池相连,所述好氧池的出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二沉池相连;
所述好氧池的滤液回流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缺氧池的入口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回流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缺氧池的入口相连,所述二沉池的污泥浓缩出口通过输送装置与所述缺氧生物滤池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莲立环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莲立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37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