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2453.8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盛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国高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22 | 分类号: | B65D30/22;B65D33/00;B65D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孙小玉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分类 储存 编织袋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滑动调节限位组件和弹力收拉带,所述编织袋主体呈上部开口的收腰矩形设置,所述弹力收拉带设于编织袋主体相对两内侧壁中间处,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设于编织袋主体内侧壁中间处,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以弹力收拉带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包括滑动带、调节块、连接胶条和隔板。本发明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收纳方便,对物品可进行分类储存,编织袋内部采用隔板,增大物品间的摩擦力,配合弹力收拉带,使编织袋内部结构紧凑,更加贴合物品,增加编织袋的包裹性,使编织袋内部实现上下左右立体分隔储存方式的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物,一般是以塑料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后,再经编织后得,目前 编织袋在使用时会出现如下问题:(1)即使将内部储存的物品摆放整齐,在晃动的情况下,物品会在编 织袋内滑动,长时间晃动使编织袋内的物品凌乱无规则;(2)静置收纳物品时,编织袋不易固定,物品 之间来回滑动,使内部物品倾斜或滑落,造成编织袋破裂的情况;(3)且现有的编织袋在存储物品时, 没有办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存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收纳方便,对物品 可进行分类储存,编织袋内部采用隔板,增大物品间的摩擦力,配合弹力收拉带,使编织袋内部结构紧 凑,更加贴合物品,增加编织袋的包裹性,使编织袋内部实现上下左右立体分隔储存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包括编织袋主体、滑动调节限位组件和弹 力收拉带,所述编织袋主体呈上部开口的收腰矩形设置,所述弹力收拉带设于编织袋主体相对两内侧壁 中间处,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设于编织袋主体内侧壁中间处,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以弹力收拉带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滑动调节限位组件包括滑动带、调节块、连接胶条和隔板,所述滑动带一端设于 编织袋主体上部中间处,所述滑动带另一端设于编织袋主体内底壁,所述调节块滑动设于滑动带上,所 述连接胶条一端设于滑动带侧壁,所述隔板设于连接胶条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袋主体外侧壁直角边连接处设有包边,所述包边呈量两对称设置,增加编织袋 主体边角的支撑力,便于使用时放置物品。
优选的,所述弹力收拉带呈等间距排列设置,增加编织袋主体由上至下整体的包裹性。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袋主体内底壁设有摩擦突起,增加编织袋内底部摩擦力,同时对物品具有一定 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编织袋主体侧壁上部设有固定孔,便于运输时固定,同时对编织袋内部的物品具有 捆绑定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隔板为橡胶材质的隔板,增加物品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动,并且具有缓震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收纳方便,对物品可进 行分类储存,编织袋内部采用隔板,增大物品间的摩擦力,配合弹力收拉带,使编织袋内部结构紧凑,更加贴合物品,增加编织袋的包裹性,使编织袋内部实现上下左右立体分隔储存方式,包边可增加编织 袋主体边角的支撑力,便于使用时放置物品。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 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的紫外线灯放置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立体分类储存编织袋的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国高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国高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24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卡非佐米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