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60936.4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廖维林;陈飞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苏克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32 | 分类号: | C07F9/32;C10M137/12;C08K5/5313;C10N30/06;C10N30/10;C10N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龙世和 |
地址: | 33011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基 苯酚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同时具有优良的抗磨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可以作为添加剂加入润滑油、润滑脂、燃料油、机油或塑料橡胶中,能够降低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降低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之间存在相互对抗的概率,防止催化剂相互对抗造成的产品抗氧化、抗磨等性能变差,提高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原料易得,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膦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机械滑动面的润滑状态不只在单平面上形成油膜,成为理想的流体润计划状态,有时可以看到微小的油膜,另外考虑到机械表面的加工精度,存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仍有部分机械表面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其接触部位有极高的压强。这时,润滑油夹在两机械表面,润滑油的油膜变薄,并在压力极高处发生油膜破裂的现象,结果就是从流体润滑状态变为弹性流体润滑状态或混合润滑状态,进一步则转向边界润滑。
边界润滑是由液体摩擦过渡到干摩擦(摩擦副表面直接接触)过程之前的临界状态。是不光滑表面之间,发生部分表面接触的润滑状况。此时润滑油的总体粘度特性没有发挥作用。这时决定摩擦表面之间摩擦学性质的是润滑剂和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所生成的边界膜的性质。因此在边界润滑状态下润滑油品中极压抗磨剂必不可少。
在边界润滑中,极压抗磨剂可以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反应膜,以防止金属表面的擦伤、咬合以及融焊,用来改善润滑油品的润滑性和抗磨性。极压抗磨剂主要包括含硫极压抗磨剂、含氯极压抗磨剂、含磷极压抗磨剂、含氮极压抗磨剂、金属盐极压抗磨剂、含硼极压抗磨剂等等,其中同时含有硫、磷的硫磷极压抗磨剂,因为其具有承载能力高、配伍性好、多效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目前被广泛用于润滑油领域的极压抗磨剂有磷酸三甲酚酯(T306)、硫代磷酸铵盐(T307)、硫代磷酸酯(IRGALUBE 353)、磷酸铵盐(IRGALUBE 349)等,但是它们的抗磨、减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CN 102260572B公开了一种磷-氮型极压抗磨剂,具有优异的抗氧、防锈、防腐蚀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但其仅仅作为极压抗磨剂,并未表现出抗氧化性能。CN 101724492B公开了一种硫磷酸锌型极压抗磨剂,具有好的承载能力、抗氧化安定性以及抗磨性能,但是此发明为有机金属盐,与润滑油添加剂无灰化的发展趋势不符。目前无灰含磷类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较好,但现有技术不具备好的抗氧化性能。添加多品种的添加剂存在不同添加剂之间产生对抗的隐患,进一步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失效等问题,而单种添加剂又很难应对现实应用中需要面临的复杂情况。
现在,添加剂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开发多功能添加剂,避免添加剂对抗,减少配方体系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提高配方适用性,而且有利于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添加剂功能单一,多种添加剂之间存在相互对抗的隐患,容易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开发出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容易制备、同时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减少润滑油中极压抗磨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对于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国内外尚无文献或专利报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
一种2,6-二叔丁基苯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具有结构通式(I)的化合物:
式(Ⅰ)中,R1为含有式(Ⅱ)所示取代基团的C2~C30直链或支链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苏克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苏克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60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