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9086.6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 发明(设计)人: | 佟颖;陈雷;侯训平;张超轩;张秋艳;马志远;覃媛媛;陈雄飞;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17/364 | 分类号: | H04B17/36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晓艳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射频 接收器 群时延 测试 平台 方法 | ||
1.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矢量信号源、第二矢量信号源、第一功分器、第二功分器、激励信号发生器、合路器、数字转接板、逻辑分析仪;
第一矢量信号源通过第一功分器同时提供给第二矢量信号源和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相同的参考时钟,第二矢量信号源产生OFDM调制信号,OFDM调制信号的中心频率和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的中心频率保持一致,OFDM调制信号的带宽设置在射频接收器带宽支持的范围内;激励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激励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功分器连接,脉冲信号通过第二功分器的一端发送给逻辑分析仪,用来触发逻辑分析仪准备接收测试信号,脉冲信号通过第二功分器的另一端输入到第二矢量信号源,脉冲信号经过第二矢量信号源,由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输出,第二矢量信号源的输出连接合路器,合路器将OFDM调制信号和脉冲信号叠加,得到测试信号A;测试信号A通过连接线输入到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后由数字转接板引出,输出测试信号B,数字转接板将测试信号B接入到逻辑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受到测试信号B的触发,解调测试信号B的I/Q路数据,并解算出固定带宽内不同频率处的相位和频率信息,直接显示出所测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在输入频带中心频率下,测试信号B在固定带宽内各频率处对应的群时延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矢量信号源提供的参考时钟为10~80MHz范围内的正弦波,通常取4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信号A为脉冲信号和OFDM调制信号通过合路器时域叠加合成的信号,测试信号A为模拟信号;所述测试信号B是经过混频下变频后,以0MHz为中心频率,带宽与OFDM调制信号的测试带宽相同的信号,测试信号B为数字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信号为正脉冲信号,上升沿触发逻辑分析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转接板是将测试信号B通过连接线传输给逻辑分析仪的电路板,实现数字信号转接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转接板与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通过FMC接口连接,数字转接板与逻辑分析仪通过逻辑分析仪专用转接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分析仪需要进行的设置为:时钟和pod电压都选择LVCMOS3.3V,采样时钟的设置为大于等于被测信号带宽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群时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分析仪需要安装VSA矢量信号分析软件,利用VSA矢量信号分析软件直接解算出测试信号B固定带宽内不同频率处的相位和频率信息以及群时延测试曲线。
9.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测试平台对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进行群时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矢量信号同时提供给第二矢量信号源和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相同的参考时钟;
第二矢量信号源产生OFDM调制信号,激励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分别发送给逻辑分析仪和第二矢量信号源,第二矢量信号源的输出连接合路器,合路器将OFDM调制信号和脉冲信号进行叠加,得到测试信号A;
逻辑分析仪接收到脉冲信号后被触发,开始准备接收测试信号B;测试信号A通过连接线输入到模数混合的射频接收器;
测试信号A经过射频接收器中的模拟到数字ADC链路转换得到测试信号B,测试信号B通过数字转接板转接到逻辑分析仪;
当逻辑分析仪接收到测试信号B,开始解调测试信号B的I/Q路数据,并通过VSA矢量信号分析软件直接得到测试信号B在设置的带宽内各信号频率处的群时延特征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90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