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3947.X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0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明;王雷;沐笑宇;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1 | 代理人: | 张婉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道路 通行 速度 区间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确定车辆行驶路线的基础上,通过车联网系统确定通行路线上路侧单元数量N及间距D,通过各个路侧单元获取对应的N个观测区间T时刻通过的所有车辆的车速、加速度等信息;
S102、根据所获取的T时刻各个观测区间车辆的车速和加速度,采用通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各个决策单元车速的效率值,根据所计算的效率值判断车速是否为有效值,通过分析确定T时刻各观测区间的通行速度区间;
S103、对相邻两个观测区间的通行速度区间的上、下边界分别采用通用插值计算法进行插值计算,从而将各个相邻的两个观测区间通行速度区间连接起来形成T时刻通行路线上的通行速度区间;
S104、随着车辆行驶,车辆位置发生改变,通行速度区间的计算单元在空间上进行位置更新迭代,时间域上对应间隔Δt计算一次,实现通行速度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迭代更新,从而建立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所述观测区间的范围由对应路侧单元的观测范围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2中所述T时刻各观测区间的通行速度区间获取具体方法为:
S201、首先将通行路线上路侧单元数N作为随机决策单元数,以每个观测区间T时刻通过的所有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为输入变量,以车辆位移、速度标准差和加速度标准差为产出变量;
S202、采用通用的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建立评价函数和优化模型,计算每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θ;
S203、对观测区间内所有通行车辆的输入变量数据对应的θ值进行横向比较,确定该观测区间通行速度的上、下限,θ值越大,代表着DEA有效,对应为速度区间的上限,θ值越小或是投入指标为0时,默认为速度区间下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所述通用插值计算法类型为多项式、埃尔米特、分段和三角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中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的具体构建方法为:
S401、根据时间域上时间间隔Δt确定T+Δt时刻当前车辆在行驶路线上的位置,根据T+Δt当前车辆的位置对通行路线上的路侧单元数量N和间距等信息进行更新;
S402、根据更新后的路侧单元信息,获取各个观测区间T+Δt的所有通行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数据,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计算过程,完成通行道路上速度区间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更新,从而建立实时的通行速度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值计算的节点数可根据路侧单元间距D和通行速度确定,针对插值计算的精度问题,定义插值节点数与路侧单元间距D成正比,与道路通行速度成反比,即路侧单元间距D越大,节点数可适当增加;道路通行速度越快,节点数可适当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道路通行速度区间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t和T的大小对通行速度区间的实时性和精度有重要影响,参数由路侧单元间距D和通行速度确定,与路侧单元间距D成正比,与道路通行速度成反比,即路侧单元间距越小,间隔时间取值越小;若通行速度越快,间隔时间取值越小,T时刻的初始值为当前车辆开始行驶的时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39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