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8906.1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亮;范维全;李雪梅;伍爱萍;赖嘉涛;孙梦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J7/00;H02J50/1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 充电器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充电线圈、电路板、散热组件、驱动电机和滑动丝杆。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正下方的侧边,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接。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的正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丝杆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与所述滑动丝杆传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所述滑动丝杆运转,使所述散热组件按设定轨迹移动,进而对所述充电线圈产生热量的不同区域进行散热。本发明能解决现有车载充电器存在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能提高充电效率,增加车载充电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配置车载无线充电器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充电,车载充电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充电过程中发热严重。现行的车载充电器若没有考虑散热结构设计和散热措施设计,手机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手机温度迅速上升,而在车载场景下,空气流通性差,更加不利于手机充电时的散热,将会导致充电功率被迫减小,充电速度减慢,尤其在夏天,气温高,此类散热问题更加突出,最终影响手机使用寿命,以及影响使用者对车载无线充电的体验。因此,如何对对车载无线充电器进行散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结构,解决现有车载充电器存在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能提高充电效率,增加车载充电器的安全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充电线圈、电路板、散热组件、驱动电机和滑动丝杆;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正下方的侧边,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充电线圈电连接;
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的正下方,所述散热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丝杆上;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与所述滑动丝杆传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所述滑动丝杆运转,使所述散热组件按设定轨迹移动,进而对所述充电线圈产生热量的不同区域进行散热。
优选的,还包括:屏蔽层和导热胶;
在所述充电线圈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屏蔽层,在所述屏蔽层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导热胶,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导热胶的下方。
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的不同位置上,并与所述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电路板根据不同位置所对应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确定各个区域的发热程度,进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散热组件依序对不同发热程度的区域进行散热。
优选的,还包括:散热仓;
所述散热仓设置在所述充电线圈的正下方处,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仓内。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为中间空洞结构,所述电路板的中间空洞处于所述充电线圈正下方,且所述中间空洞的尺寸与所述充电线圈相适应,所述散热仓设置在所述中间空洞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散热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片;
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所述导热胶相对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所述散热片相对应;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进行热传递。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充电线圈温度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运转,以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所述充电线圈的高温区域进行散热。
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MA路面防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分子组织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