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7600.4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29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白唐瀛;徐成永;许浩;陈轶鹏;张杰;田宇;唐兴国;张娜;田志渊;刘运亮;吴丽艳;宋福东;张晓康;赵华新;李小东;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B28B23/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折线 先张法 预应力 混凝土 形梁 | ||
1.一种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梁(1)和先张束;所述U梁(1)内设置有普通钢筋,并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先张束在浇筑前通过折弯器(4)弯折后固定在所述普通钢筋上,并通过张拉台座对其进行张拉,所述先张束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U梁(1)的两端;
所述U梁(1)包括外侧翼缘(11)、外侧腹板(12)、底板(13)、内侧腹板(14)和内侧翼缘(15),所述底板(13)的一端通过所述外侧腹板(12)与所述外侧翼缘(11)连接,所述底板(1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侧腹板(14)与所述内侧翼缘(15)连接,所述外侧腹板(12)、所述底板(13)和所述内侧腹板(14)内均设置有所述先张束;
所述先张束包括直线先张束(2)和折线先张束(3);所述直线先张束(2)设置在所述底板(13)内,所述折线先张束(3)设置在所述外侧腹板(12)和所述内侧腹板(14)内,并且所述直线先张束(2)的两端和所述折线先张束(3)的两端均贯穿所述U梁(1)的前后两端;
所述先张束的端部设置有压力封环,张拉所述先张束时所述压力封环卡接在浇筑模板的连通口处;
所述压力封环包括内环(8)和外环(9),所述内环(8)和所述外环(9)对称设置,所述内环(8)的侧壁设置有翻折环槽(81),所述外环(9)的侧壁设置有挤压环槽(91),所述翻折环槽(81)和所述内环(8)的环孔之间构成挤压台(82),所述挤压环槽(91)和所述外环(9)的环孔之间构成翻压台(92),所述先张束贯穿所述内环(8)和所述外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先张束(3)上设置有所述折弯器(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器(4)位于所述底板(13)内,并且所述折弯器(4)位于桥跨L/4处将所述折线先张束(3)弯起,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排水孔(6)和吊装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8)的侧壁和所述外环(9)的侧壁均设置有环挡(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S1:绑普通钢筋和先张束;
S2:通过张拉台座张拉先张束;
S3:浇筑U梁(1)混凝土;
S4:放张先张束;
S5:存梁养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折线配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包括
S101:在梁场的制梁台座上绑扎好普通钢筋;
S102:在底板(13)位置处设置直线先张束(2);
S103:在内侧腹板(14)和外侧腹板(12)的位置处设置折线先张束(3);
S104:在底板(13)位置处设置折弯器(4),并通过折弯器(4)在桥跨L/4处将折线先张束(3)弯折;
步骤S4中包括
S401:放张直线先张束(2);
S402:放张折线先张束(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6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