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7206.0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麻伍军;李敏;周家良;王传峰;毛丽芬;李诗雨;郭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14 | 分类号: | C07D417/14;C09B62/83;C09K9/02;D06P3/66;D06P1/38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黄婵娟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上染 棉织物 ph 变色 活性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杂环伯胺为重氮组分,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和均三嗪为桥基,双一氯三嗪基为活性基,制备了可以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本发明利用一氯均三嗪与纺织品结构中的羟基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将pH变色母体共价键合入纤维化学结构中,利用重氮基相邻位置的羟基与重氮基在不同pH调节下的可逆异构化反应,改变了染料的共轭体系大小和电子离域范围,实现了染料色光的可逆变化。而且,本发明的染料具有双发色体结构,提高了染料与‑H/‑OH结合的几率,将染料变色pH值有效调节至弱碱、弱酸甚至中性条件,并能上染棉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H敏感型变色材料,是离子变色材料的一个分支,其颜色会根据pH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pH变色纺织品是将具有pH指示功能的化合物通过染色、涂层或印花等方法施加到织物上制备而成。pH变色织物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用于警告腐蚀性气体存在的防护服,指示伤口愈合情况的变色绷带、测量土壤pH值的农用纺织品等方面,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目前,主要是通过以pH指示剂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制备pH变色纺织品。由于水溶性pH指示剂数量较少,仅有刚果红、甲基橙、硝氮黄等少数几种,所制得织物的可变色范围受到限制。而且,不同于商品染料,普通pH指示剂与织物间缺乏足够的亲和力,致使所染变色织物稳定性较差,指示剂容易被释放泄露出来。还有,由于这些pH指示剂与纤维间仅靠较弱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在外界较强的作用力(如反复摩擦、水洗等)下,染料易从纤维表面脱落,一方面导致变色织物耐久性较差,另一方面与其它织物同浴洗涤时容易造成沾色。
也有一些研究者对于合成染料的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良好的pH相应效果,但是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其很难上染棉织物;且染料的变色点需要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很难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
因此,制备一种可以与纺织品发生稳固共价键合反应,且在弱碱、弱酸甚至中性条件下即可变色的pH变色活性染料是有迫切的市场需求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目前现有的pH变色活性染料存在棉织物的上染率较低,导致得色量较低,且变色点需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等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以杂环伯胺为重氮组分,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和均三嗪为桥基,双一氯三嗪基为活性基,制备了可以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本发明利用一氯均三嗪与纺织品结构中的羟基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将pH变色母体共价键合入纤维化学结构中,利用重氮基相邻位置的羟基与重氮基在不同pH调节下的可逆异构化反应,改变了染料的共轭体系大小和电子离域范围,实现了染料色光的可逆变化。而且,本发明的染料具有双发色体结构,提高了染料与-H/-OH结合的几率,将染料变色pH值有效调节至弱碱、弱酸甚至中性条件,并能上染棉织物。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上染棉织物的pH变色活性染料,其结构式如式Ⅰ:
其中,式Ⅰ中X和Y分别独立的为式1,R1、R2和R3独立为-H、-NO2、-OCH3和卤素;
或,式Ⅰ中X和Y分别独立的为式2,R1和R2独立为-H、-NO2;
或,式Ⅰ中X和Y分别独立的为式3,R1和R2独立为-H、-N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