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7147.7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0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徐世平;石卉;侯惠如;吴丽丽;徐杰;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7/42;A61K47/02;A61K47/34;A61K4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沣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25 | 代理人: | 徐洋洋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镜 检查 絮凝 祛泡剂 配方 | ||
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包括西甲硅油400mg、链霉蛋白酶20000U‑24000U、弱碱性物质比如碳酸氢钠1.6g‑2.0g,30℃‑35℃水30ml,还包括木糖醇1.0g‑1.3g,此配方适用范围更广,所有胃镜检查的患者于术前5‑30分钟服用此配方祛泡剂后无1例出现祛泡剂在食道及胃内絮凝结块现象,本配方静止时间可达3小时PH值不变,护士可按患者人数集中配置,有效节省了配置流程及工序所需人力及时间,本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胃镜检查操作时间正常合适,避免了因胃内白色絮状沉淀物絮凝结块附壁需反复冲洗而导致胃镜检查时间延长;本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内镜下胃粘膜可视度增强,内镜下可视度评分A级例数高达90%,无C级D级评分,可提高食道及胃粘膜微小病灶筛查率及癌前病变、早癌检出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化科检查领域,具体涉及胃镜检查领域。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最直接的诊断手段及标准。由于人体食道、胃腔积聚有大量泡沫、粘液、干扰了内镜下观察效果,降低了黏膜组织病变的形态、范围的特点的观察,可能导致遗漏细微病灶,影响癌前病变及早癌检出。本研究由内镜医生评估胃镜检查过程中胃底、胃体、胃窦的黏膜可视度,并分为 A、B、C、D 四 个等级。(A 级:胃窦、胃体、胃底均无泡沫,视野清晰、胃内无白色絮状物及凝块;B 级: 胃窦或胃体少许泡沫、视野尚清晰、胃内无白色絮状物及凝块;C 级:胃窦、胃体或胃 底散在泡沫,胃内有少量白色絮状物及凝块需胃镜下用西甲硅油乳剂加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后50m冲洗;D 级: 胃窦、胃体、胃底多量泡沫,大量白色絮状结块附壁需用西甲硅油乳剂加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后50ml充分冲洗才能看清视野。)黏膜可视度达 A、B 级为满意,C、D 级及絮状结块为不满意。
为了检查结果精准,需要患者在胃镜检查术前服用祛泡剂,西甲硅油乳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祛泡剂,用西甲硅油的目的是去除泡沫,西甲硅油去泡沫的原理是改变胃粘液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被分解吸收。据临床大量使用后发现每人200mg /人, 400mg /人,600mg /人低、中、高剂量西甲硅油乳剂在PH1.0(相当于胃酸PH)酸性浓度下均可发生絮凝。严重影响内镜下食道、胃粘膜可视度。临床近三年使用碳酸氢钠溶解后的链霉蛋白酶可以去除胃内粘膜附着的粘液。链霉蛋白酶是灰色链霉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其作用原理为切断胃粘液中糖蛋白的肽键,使其粘度降低后溶解提高胃镜检查的清晰度。
各医院文献报道三种成品药物混合使用的比例为200mg /人, 400mg /人, 600mg/人、800mg /人、1200mg/人的低、中、高剂量西甲硅油乳剂;链霉蛋白酶颗粒20000U/人;碳酸氢钠散1g/人;温水比例30-50ml,勾兑水温度40度左右;我们曾按文献报道的药物比例调制祛泡剂,观察600余例发现53%的患者胃内出现不同程度白色絮状沉淀物絮凝结块附壁且难以冲洗,严重影响内镜下粘膜可视度,可视度评分为C、D级,延长了胃镜检查时间,还可能导致降低胃内微小病灶及癌前病变、早癌的检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发型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家禽胴体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