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FC钥匙绑定方法、装置、绑定设备及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4794.2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7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雷庆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H04W4/80;H04W12/04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卫萍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钥匙 绑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NFC钥匙绑定方法、装置、绑定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近场传输系统技术领域。在绑定设备中,绑定设备包括密钥管理服务器、备案平台、NFC芯片、数字钥匙控制器和电检/诊断组件,密钥管理服务器与备案平台通信连接,备案平台分别与NFC芯片和数字钥匙控制器通信连接,电检/诊断组件与数字钥匙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对NFC芯片中储存的预置数据以覆盖的方式进行更改,使得NFC芯片能够重复学习,从而减少了NFC芯片仅能编辑学习一种验证信息造成的浪费,进一步地,本发明在车辆生产电检环境或售后环节对NFC芯片进行重复性的学习绑定,保证了车辆下线后NFC芯片能够与车辆上的数字钥匙控制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场传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FC钥匙绑定方法、装置、绑定设备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目前很多汽车已经将NFC技术的数字钥匙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用户可以使用NFC芯片进行解闭锁车辆、启动等功能。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NFC芯片和车辆ECU不是配套提供,导致在车辆下线后NFC芯片不一定和车辆匹配,因此一般在车辆电检环节,会进行NFC芯片钥匙与车辆进行绑定。参考其它非汽车行业NFC制卡过程,往往是在使用外部读卡器,将数据写入NFC芯片,此方案带来不能重复学习,带来NFC芯片的浪费;且会增加新的产线设备的投入,增加一定成本。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重复利用、低成本、安全的学习方案。
如类似专利“CN113306525A-汽车NFC数字钥匙实现系统、方法及介质、汽车NFC数字钥匙”、“CN113002483A-一种非接触式汽车钥匙实现方法及装置”主要描述的为绑定学习后刷卡控车的方法,大多使用的为对称算法安全等级不足,并没有涉及在车厂产线电检环节和售后环节如何将NFC芯片与车辆进行安全的绑定学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NFC钥匙绑定方法,用来解决现有NFC芯片不能重复学习绑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NFC钥匙绑定方法,应用与绑定设备,绑定设备包括密钥管理服务器、备案平台、NFC芯片、数字钥匙控制器和电检/诊断组件,密钥管理服务器与备案平台通信连接,备案平台分别与NFC芯片和数字钥匙控制器通信连接,电检/诊断组件与数字钥匙控制器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S1:在生产NFC芯片时,向备案平台发送第一申请,备案平台基于收到的第一申请向密钥管理服务器获取第一预置数据并灌装至NFC芯片;
S2:在生产数字钥匙控制器时,向备案平台发送第二申请,备案平台基于收到的第二申请向密钥管理服务器获取第二预置数据并灌装至数字钥匙控制器;
S3:在进行电检或售后时,基于电检/诊断组件进行NFC芯片的重复绑定学习。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备案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申请生成并向密钥管理服务器发送匹配NFC芯片的NFC_TUID,密钥管理服务器基于NFC_TUID生成第一NFC密文并返回至备案平台,备案片平台基于NFC_TUID和第一NFC密文生成第二NFC密文并加密为第三NFC密文发送至NFC芯片,将第三NFC密文解密获得的第一预置数据灌装至NFC芯片,其中,NFC_TUID中包括供应商信息、申请时间、随机数和检验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备案平台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申请生成并向密钥管理服务器发送匹配数字钥匙控制器的DKMaste_TUID,密钥管理服务器基于DKMaste_TUID生成第一数字钥匙控制器密文并返回至备案平台,备案片平台基于DKMaste_TUID和第一数字钥匙控制器密文生成第二数字钥匙控制器密文并加密为第三数字钥匙控制器密文发送至数字钥匙控制器,将第三数字钥匙控制器密文解密获得的第二预制数据灌装至数字钥匙控制器,其中,DKMaster_TUID中包括供应商信息、申请时间、随机数和检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4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