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40626.6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高;赵鹏;宿展;赵玉炜;田一梅;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焱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量 混合 塑料 紫外 检测 | ||
1.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微塑料与铅待测样品混合后,进行紫外全扫,根据全扫结果分别测定待测样品在485nm、460nm和494nm波长处的吸光度,根据建立的吸光度和与铅共存时三种微塑料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微塑料的浓度;
将待测溶液过滤后采用二甲酚橙显色法检测铅,测定待测液在568nm波长处的吸光度,根据建立的吸光度和与铅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铅的浓度;
所述三种微塑料为无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带羧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和带磺酸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紫外检测单一微塑料、与铅共存时微塑料和单一铅的标准曲线
第一步:分别配制浓度为0.15mg/L、0.45mg/L、0.75mg/L、1.2mg/L、1.5mg/L、4.5mg/L、7.5mg/L、12mg/L、15mg/L的三种不同微塑料的标准溶液,对不同浓度微塑料的标准溶液进行紫外全扫,根据全扫得到的吸收光谱图,分别测定上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在485nm、460nm和494nm下的吸光度,并绘制单一体系下微塑料的标准曲线;
第二步:将浓度分别为15mg/L的微塑料和10mg/L的铅的混合液稀释至不同倍数,分别测定MS w/Pb、CMS w/Pb和SMS w/Pb在485nm、460nm和494nm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复合体系下微塑料的标准曲线;
第三步:分别配制浓度为0.1mg/L、0.3mg/L、0.5mg/L、0.8mg/L、1.0mg/L、3.0mg/L、5.0mg/L、8.0mg/L、10.0mg/L的铅的标准溶液,根据二甲酚橙显色法,分别取1mL上述溶液,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二甲酚橙溶液、HAC-NaAC缓冲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紫外全扫,根据全扫结果,在568nm处分别测量二甲酚橙显色后的铅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单一体系下铅的标准曲线;
(2)测定待测混合液中微塑料和铅的浓度
第一步:稀释或浓缩含有微塑料和铅的混合待测样品,使经过稀释或浓缩的溶液中微塑料和铅浓度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
第二步:在步骤(1)相同的条件下,测定经过稀释或浓缩的溶液在485nm、460nm和494nm下的吸光度,利用吸光度得到混合液中无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带羧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带磺酸基官能团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浓度分别为CMS、CCMS、CSMS;取1mL待测液过滤,随后按照二甲酚橙显色法在568nm处测量二甲酚橙显色后的溶液的吸光度,利用吸光度得到混合液中铅的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其特征在于,微塑料的直径为1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快速测量混合微塑料与铅的紫外检测法,其特征在于,过滤使用0.22μm针式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0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紧凑的半圆形小型化圆极化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