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防窥屏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4170.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0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娥;邱峰青;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2153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防窥屏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防窥屏及控制方法,触控防窥屏包括调光液晶盒和触控显示驱动模块,调光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二液晶层、触控感应层和公共电极,触控感应层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触控显示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源极通道和多个触控通道,多个源极通道和多个触控通道分别通过触控走线与多个电极块相连,多个源极通道在非触控时间段输出用于宽窄视角模式切换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在触控时间段处于Hi‑Z状态且输出相应电压,多个触控通道在非触控时间段处于Hi‑Z状态且输出相应电压,并在触控时间段输出触控检测电压信号。通过触控显示驱动模块为电极块提供电压,可同时实现宽窄视角模式切换功能和触控功能,相应减少了制程和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防窥屏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显示屏应用日渐广阔亦多元化,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日渐普及。且近年来,大家对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视,目前大多显示装置(如手机、笔记本)采用广视角模式显示,不具有防窥效果,在公共场合会存在很多的不便利。基于市场趋势,对具有防窥效果的触控屏的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触控防窥屏实现触控功能一般采用搭配外挂TP方式或OnCell方式。若采用外挂TP方式,需要单独制作触控感应层和液晶盒,再通过光学胶将触控感应层和液晶盒进行贴合,最后贴附盖板,即外挂TP方式需要进行二次贴合制程,良率低且成本高。若采用Oncell方式,需要单独制作液晶盒,再在液晶盒的出光侧进行多次镀膜,即在液晶盒的出光侧形成触控感应层,最后贴附盖板。可参考图1,图1是现有的一种触控防窥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触控防窥屏包括用于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液晶盒100、用于实现宽窄视角模式切换的调光液晶盒200和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感应层300,即需要在调光液晶盒200制作完成后,再在调光液晶盒200上镀触控感应层300,制程复杂,光罩多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防窥屏及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宽窄视角模式切换和触控功能,相应减少了制程和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防窥屏,包括显示液晶盒,所述显示液晶盒包括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还包括调光液晶盒和触控显示驱动模块,所述调光液晶盒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设有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块,多个所述电极块用于控制宽窄视角模式切换以及触控感应;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施加直流公共电压;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包括多个源极通道和与多个所述源极通道成对的多个触控通道,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源极通道和多个触控通道分别通过触控走线与多个所述电极块相连,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源极通道在非触控时间段输出用于宽窄视角模式切换的交流电压信号,并在触控时间段处于Hi-Z状态且输出相应电压,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触控通道在非触控时间段处于Hi-Z状态且输出相应电压,并在触控时间段输出触控检测电压信号。
具体地,所述触控感应层和所述触控走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多个所述电极块通过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多个接触孔与所述触控走线电性相连。
具体地,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源极通道和多个触控通道沿同一方向间隔排列。
具体地,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源极通道和多个触控通道依序每两个成对相连,并分别通过所述触控走线与多个所述电极块相连。
具体地,将所述触控显示驱动模块的多个第奇数个源极通道和多个第奇数个触控通道成对相连,并分别通过所述触控走线与多个所述电极块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41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