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加压撞击力在线测量与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3240.2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雷;李琦;郝爱民;井芹宁;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4 | 分类号: | G01L5/14;G01N1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加压 撞击 在线 测量 分析 装置 | ||
一种蓝藻加压撞击力在线测量与分析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抽取含藻原水的抽取组件、用于分析蓝藻数量的分析组件和用于测量撞击力度的测量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垫板,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与抽取组件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下方设有固定于垫板上的测力仪,所述测力仪上方通过底座固定有撞击桶,所述撞击桶底部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受力柱,所述受力柱包括一个受喷嘴喷射撞击的受力面,通过喷嘴向受力柱的受力面喷射加压含藻水体,可以在线测量不同浓度的蓝藻水在不同压力下撞击受力面的撞击力大小变化,同时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得出蓝藻撞击处理效率高时所需要的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藻加压撞击力在线测量与分析装置,属于蓝藻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目前引起国内较多的水域水质问题的罪魁祸首。夏季易造成大规模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由于蓝藻颗粒又很难被鱼类消化,因此它成为绝对优势种群,对水质环境和水生物造成严重影响。现有对水体内的蓝藻进行处理的方法有化学、生物等方法,但这些方法的成本高效率低,而近年来出现喷射撞击蓝藻的处理方法,撞击处理的原理为,通过抽取含藻原水通过加压和撞击输出后,蓝藻的气囊在压力管路内破裂,然后将藻细胞内层细胞壁撞软但不破裂,防止藻细胞中毒素在水中溶解,再排回原水中,大部分蓝藻沉降到水面下自然降解,小部分漂浮成为水生生物的食物,其中对蓝藻撞击处理的力度需要精确把握,当撞击力度过大时藻细胞破裂污染环境,撞击力度过小时不能使藻细胞达到沉降在水面下的效果,现有的撞击装置对撞击力度的调整只能靠经验进行调整,这样调整的效率低、调整速度慢,影响对蓝藻的消除工作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蓝藻加压撞击力在线测量与分析装置。
一种蓝藻加压撞击力在线测量与分析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抽取含藻原水的抽取组件、用于分析蓝藻数量的分析组件和用于测量撞击力度的测量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垫板,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与抽取组件连通的喷嘴,所述喷嘴下方设有固定于垫板上的测力仪,所述测力仪上方通过底座固定有撞击桶,所述撞击桶底部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可拆卸连接有受力柱,所述受力柱包括一个受喷嘴喷射撞击的受力面,通过喷嘴向受力柱的受力面喷射加压含藻水体,可以在线测量不同浓度的蓝藻水在不同压力下撞击受力面的撞击力大小变化,同时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得出蓝藻撞击处理效率高时所需要的力,帮助提高消除水域内的蓝藻的效率,保护环境不被蓝藻内撞击力度过大后破裂的毒素污染,同时也降低了消除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面为不同倾斜角度的倾斜面或为不同曲率的曲面,受力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形状设置,以符合不同水域蓝藻生长的特性,帮助提高消除效率。
优选的,所述测力仪在外部依次连接有用于整合测量数据的采集器、放大器和计算机,受力面所受到撞击力会被底座下方测力仪的连接的采集器获得,再经过去噪和放大器处理后,数据导入计算机中整理,实现采集数据的功能,帮助对比撞击力。
优选的,所述撞击桶底部连通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箱,不同压力下处理后的含藻水体从出水通道流出到出水箱里进行收集,便于后续对处理后的含藻水体进行观测。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通道上设有单向阀,用于控制撞击桶内含藻水体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抽取组件包括设于机架外部的进水箱和控制部件,所述进水箱通过进水管连通有水泵,所述进水管与水泵之间设有止回阀,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喷嘴连通,所述出水管与喷嘴之间设有快插球阀,所述出水管还连通有压力表,进水箱的含藻水体被水泵通过进水管抽取加压进入出水管,观察压力表的压力数值是否达到要求,若达到时,则开通快插球阀,加压后含藻水体通过喷嘴喷射撞击撞击桶内的受力面上,设置止回阀防止抽取的含藻水体倒流,影响水泵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3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海拔地区道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48V电机弱混系统